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儒道互补2.4胠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儒道互补2.4胠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儒道互补2.4胠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胠 箧,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如“山阴道上,目不暇接”。读庄子,我们往往会被他拨弄得目眩神迷,庄子的思想像燃烧千年的精神圣火,照亮了许多人的人生之路。学习本文,要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其主要思想为“天道无为”,幻想一种
2、“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风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庄子的寓言博大精深,不同的人可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出不同的意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 将
3、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匮,同“柜”,柜子)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乡,通“向”,先前、从前) 罔罟之所布(罔,同“网”) 阖四竟之内(竟,同“境”,疆界) 子胥靡(靡,通“糜”,糜烂) 擿玉毁珠,小盗不起(擿,通“掷”,扔掉) 3.解多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5.分古今,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明句式 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判断句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判断句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被动句 何适而无有道邪 宾语前置句 天下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 介词结构后置句 7.积名句 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
4、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庄子)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庄子)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庄子)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点评:“唇竭则齿寒”与“圣人生而大盗起”是关系比喻:就像唇齿相依存一样,圣人大盗也是相依存的。“鲁酒薄而邯郸围”与“圣人生而大盗起”是类比推理:鲁酒薄而邯郸围,可以理解为,本无直接关系的二者却有了必然联系,正像鲁酒薄造成了邯郸围,圣人无意于起大盗,但大盗就是因圣人而起。,句段点评,多维探究
5、,审美鉴赏,2.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点评:本段为了使圣智之法成为大盗的工具的意旨表达得更显豁,假设了一段盗跖和他的手下的对话,让大盗亲口说出“盗亦有道”,并一本正经地分析大盗所具备的五种美德:“圣”“勇”“义”“知”“仁”。这是多么绝妙的颠覆,“仁”“义”“圣”“知”“勇”本是圣人提出引导人向善的道德准则,却也成为大盗们做坏事的信条。作者由此指出,圣人之道不仅有利于善人,也能给大盗带来好处。但毕竟“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所以推论起来,坏人从圣人那里得到的好处更多,“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由此推论出“圣人生而大盗起”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儒道 互补 24 课件 新人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