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7课《涉江采芙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7课《涉江采芙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7课《涉江采芙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7 课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它出自古诗十九首 。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所作的 19 首五言诗。对于诗经的四言,五言诗虽只增加了一个字,但诗歌的音韵、节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此诗,对于学生了解诗歌的演变是有帮助的,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因此,它十分重要。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可在课前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一、
2、导入 新课(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2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 ,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 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 “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 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 12 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
3、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 三、 诗歌鉴赏品味 1、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语文 单元 课涉江采 芙蓉 教案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