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7课《归园田居》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7课《归园田居》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7课《归园田居》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7 课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陶渊明归隐后的作品。写的是田园之乐,实际表明的是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声。学习该诗,有助于学生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感受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因此,它十分重要。通过对诗眼“归”的分析和白描手法的重点分析,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初步掌握了读诗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但是还未能形成成熟的稳定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他们设置学习情境,
2、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一、导入新课1.听羽泉的歌曲归园田居,归园田居这首歌曲是那种田园乡谣风格的,听起来也许不像是流行歌曲,可是会静静地流淌在听者的心中,正是契合了我们所要追求的回归自然、寻找自我的一首歌曲。我们知道,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在做官多年后,毅然2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这是为什么?他归隐田园之后又是怎样的生活状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2.看图猜文,猜陶渊明的诗句二、知人论世:(谈你所了解的陶渊明)作者简介: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私谥)。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东晋 (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挚,
3、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后世称他为 “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 405 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三、诵读:1、名家诵读;2、自由朗读;
4、3、同学齐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羁鸟 j 荫后檐 yn 暧暧 i 墟 x 吠 fi 桑颠 din 樊笼 fn四、整体把握诗歌内容1、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课文。2、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往往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五、探究、合作以“归” 字为核心解读诗歌。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具体分析1、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3“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语文 单元 园田 教案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