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19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版.doc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19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19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作业 19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阳泉高三统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 ”这反映出( )A中共中央存在较严重的“左”倾路线B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肯定“包产到户”C人民公社制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正逐渐酝酿中解析:仍然以“队”为基础说明不是以户为基础,也就证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肯定“包产到户” ,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纠正“左”倾路线,选项 A不符合题意,排除;人
2、民公社制不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市场经济思想是 20 世纪 90 年代的事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答案:B2(2018大庆高三质量检测)“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 。材料旨在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不符合基本国情B阻碍了农业现代化C不被民众认可D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关键是“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 ,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符合中国
3、国情,故 A、C 错误,D 项正确,选 D。材料强调的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 ,不是阻碍农业现代化,不选 B。答案:D3(2018桂林高三基础调研)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首先在农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吹响了新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建设之路,它以川皖为试点进而推广全国,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也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这里推动产业结构调2整的措施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国家实行减免农业税政策D鼓励个体、独资和“三资”经济发展解析: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B 正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仍然是发展农业经济,没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排除 A;2006 年国家实行减免农业税政策,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并不是在农村推行的措施,不符合“农村包围城市的建设之路” ,排除 D。答案:B4(2018平顶山高三段考)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阶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 )A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 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C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D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解析:据材料“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
5、阶段改革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非公有制经济的评价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废除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故 C 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不是废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会导致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故 D 项错误。故选 A。答案:A5(2018济宁高三统考)中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深化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参照下表,对这两大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特征感性发展阶段:实验性、探索性破坏旧体制理性推进阶段:系统性、主动性制
6、度创新A.从时间看,1984 年是两大阶段的分水岭3B从历程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二阶段全面展开C从理论看,第二阶段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从内容看,理性推进阶段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属于“探索性破坏旧体制”的阶段,故排除 A、B 项;理性阶段从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 D 项正确,C 项错误。答案:D6(2018廊坊高三摸底)某同学在学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整理了一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知识框架。下表空白处遗缺的知识点是( )时间 内容 意义1992 年初 邓小平“南方讲话”
7、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 年10 月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 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7 年 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1 世纪初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A.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B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C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厂长负责制D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开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 年 11 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这个决定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故 A项正确。B、C、D 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7(2018鞍山高三期中)1997 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 2850 万户,从业人员 5541 万人,私营企业达 96 万家,从业人员 1349 万人。1999 年 1 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20 家4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这表明在中国(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D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97 年”可知 B 项中
9、的“已经”说法有误;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形式,A 项说法有误;从材料中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增多,国家批准私营企业的自营进出口权,可分析出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增强。D 项材料未涉及到。 故选 C。答案:C8(2018皖南高三八校联考)1985 年 1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建立新的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这说明此决策( )A旨在扩大对外出口贸易范围B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有利于带动工农业经济发展D保证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解析:材料中“并建立新的贸工农型的生产结
10、构”的产业类型的确立,有利于传统农业的升级转型,便利工农业经济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内部经济调整,故A 错误;B 是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出现;D 政策保障应该是国家制度和环境。答案:C9(2018十堰高三六校联考)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 2 个直辖市、25 个省辖市、67 个县、约 1.5 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 ”此后,我国政府(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解析:从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十年实践” ,所以此后的实践活动当在 1990 年以来。结5合所
11、学,A 为 1980 年,B 为 1984 年,D 为 1985 年,时间均不符,排除。1990 年,上海浦东开放,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选 C。答案:C10(2018三明高三摸底)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下图是 1983 年 9 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小平。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 )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B开放沿海 14 个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解析:注意材料给出的时间:1983 年 9 月,人物:邓小平。这是新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表现,因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方略 课时 作业 19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 人民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