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13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人民版.doc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13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13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人民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作业 13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8珠海高三段考)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 。这表明当时( )A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B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C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解析:20 世纪 6070 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法国退出北约以及“新东方政
2、策”实施,说明西欧出现离心倾向,这一举动冲击了两极格局的态势,故 B项正确;此时,西欧仍然在“冷战”控制范围内,故 A项错误;法德力量当时难以抗衡美国,故 C项错误;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故 D项错误。答案:B2(2018鸡西高三质监)欧洲史中写道, “二战后仿佛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C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D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解析:材料中的“欧洲观念”是指欧洲成立欧洲共同体,加强了欧洲国家经济、政治的
3、联系,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故 A选项正确;B 选项错在“彻底”二字;C 选项错在“完全摆脱”上;D 选项错在“超过”二字。答案:A3(2018乐山高三摸底)1960 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1964 年,法国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法国总统戴高乐对外执行独立的民族主义政策,力图恢复法2国的大国地位。他提出了“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主张西欧联合。这反映了( )A法国主张东西方联合制美B法国力图对抗美苏争夺世界霸权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法国恢复欧洲霸主地位的战略目标解析:A、B 材料无法体现; 材料表明法国主张独立自主,要求摆脱美国控制,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 C正
4、确;D 材料无法体现,也不符合事实。答案:C4(2018衡水高三诊断)不结盟运动的缔造者尼赫鲁曾说, “我们并不想要反对任何人我们主张依靠自己站起来,并愿同所有想同我们合作的人们携手合作。我们并不期望成为别人手中的玩物从本质上讲,不结盟是行动的自由,是独立的一部分。 ”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A并不反对美苏霸权主义B重视对外关系的独立性C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中立D加速了亚非一体化进程解析:材料“主张依靠自己站起来,并愿同所有想同我们合作的人们携手合作” “不结盟是行动的自由,是独立的一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重视民族独立和对外关系的独立,故 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反对霸权
5、主义,要求独立、自主,故 A、C 项错误;D 项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B5(2018绵阳高三联考)“第三世界”大约出现于 20世纪 50年代中期,60 年代以来大为流行,中国使用这一概念,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的崛起( )A标志着亚非拉民族国家的兴起B冲击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C使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D表明和平共处成为国际共识解析: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有力地冲击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选 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第三世界和亚非拉民族国家不完全一3样,选项 A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三世界毕竟是第三世界,还不会使美国霸权地位
6、受到严重挑战,选项 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和平共处方面的信息,选项 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答案:B6(2018大同高三统测)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 。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B得到了美苏两国支持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解析: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说明不结盟运动威胁到了美国的霸权政策, “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 ”恰恰说明苏联期待利用不结盟运动对抗美国,因而苏联的霸权主义等于也受到了冲击,故选 A。答案:A7(20
7、18合肥高三六校联考)进入 20世纪 80年代,日本领导人多次提出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使日本成为“得到国际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国家” 。但事实上日本大国道路却是步履维艰。制约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是( )A对历史战争问题缺乏诚恳态度B唯美国马首是瞻缺乏独立的外交C长期遏制中国恶化了中日关系D经济持续低迷带来较大负面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过程。分析制约的原因主要根据史实说话,日本在二战之后一直试图抹杀侵略的历史,这种态度对其发展为政治大国是最根本的约束,所以本题选择 A项。B、C 选项不是主要因素。D 选项只是阶段性的,不是主要因素。答案:A8(2018辽阳
8、高三期末)苏联解体以后,科索沃危机使南斯拉夫成为大国关系的试金石:德国企图从这里迈出实现“德国的欧洲”的战略目标的第一步,法国希望使它变为用西欧联盟取代北约组织的试验场,美国决心用它证明自己对欧洲的指挥棒并没有脱手而去,英国打算通过它拉拢美国牵制法、德。材料本质上体现了( )A传统资本主义强国对欧洲事务主导权的争夺4B欧洲以法、德为基础的军事一体化进程加速C美国视欧洲为其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根基D在新格局未明的状态下世界大国蠢蠢欲动解析:由材料可知,苏联解体以后,美、德、法、英四国意图争夺对欧洲事务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故 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欧洲一体化进程”与“全球霸权” ,故 B、C两项不
9、符合题意;“蠢蠢欲动”的说法不准确,排除 D项。答案:A9(2018四平高三诊断)美国日裔学者福山在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一书中指出,1992年时,人类历史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走向终结“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定于一尊,取得最后胜利。 “历史终结论”出台的主要依据是(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B市场经济模式得到各国认可C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动解析:据材料“1992 年” 、 “历史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走向终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这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动,故 D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方略 课时 作业 13 新兴 力量 崛起 多极化 趋势 加强 人民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