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23现代中国通史整合专题训练.doc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23现代中国通史整合专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23现代中国通史整合专题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专题二十三 现代中国通史整合一、选择题11949 年 11 月,毛泽东在给华中局等单位的电报中指出, “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 。这反映出新中国初期( A )A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B民主政策深得民心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初步形成D中央允许地方自治【解析】 根据材料“你们必须将这种市的县的各界人民代表看成是团结各界人民,动员群众完成剿匪反霸,恢复与发展生产,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直至完成土地改革的极重要的工具”可以看出其主张和动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各界人民,因此可以看出
2、新中国初期政治协商成为统战的重要方式,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政策,B 项错误;材料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关,C 项错误;中央允许地方自治不符合史实,D 项错误。2(2018高考模拟历史调研卷一)毛泽东在回忆中苏关系时指出:“1950 年,(中苏)对于订立互助同盟条约时,我们的态度是: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坚持,我接受。这是因为顾全社会主义利益。 ”这反映了( C )A “左”倾思想影响到外交领域B社会主义阵营由此日益巩固C中苏建交初期合作与分歧并存D冷战格局决定中苏两国外交【解析】 1950 年“左”倾思想还没有开始,排除 A 项;“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坚持,
3、我接受。 ”说明中苏两国有合作,也有分歧,所以 C 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中苏建交初期合作与分歧并存,B 项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 项中苏两国外交是由两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故排除。3(2018广州二模)1953 年 3 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 年 3 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这反映了( D )A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B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C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D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解析】 从材料“1953 年 3 月” “1955 年 3 月” “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
4、”中可以反映出这是新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灵活实践,故 D 项正确;- 2 -A 项是 1972 年,排除;当时中苏关系比较正常,故 B、C 两项错误。 4(2018衡水中学三调)联合国负责维和行动的助理秘书长米崔蒂托夫在视察苏丹“DDR”过渡性培训中心时说:“非常高兴在这里看到中国维和部队的身影,中国一直积极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 ”这主要表明( B )A新时期我国外交呈现多元化特点B我国积极履行世界大国应尽的义务C在维和行动中中国占据主导地位D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调整【解析】 材料表明中国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说明中国积极履行世界大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B 项正确;材料不能得
5、出外交的多元化,A 项不正确;材料只是显示中国参加维和行动,没有体现是否居于主导地位,C 项不正确;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调整表现为不结盟,与材料无关,D 项不正确。 5(2018漳州二模)下表为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增长率(19501957)统计表(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 年)。下表年度 1950 年 1951 年 1952 年 1953 年 1954 年 1955 年 1956 年 1957 年粮食产量增长率14.34% 8.05% 12.34% 174% 159% 7.84% 4.57% 12%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D )A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B工业化推动农业迅速发展C个体经营方式阻碍
6、农业发展D国家政策影响了农业发展【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 年在广大的新解放区实施了土地改革,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从 1953 年起,国家实施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一五”计划,农业服务于工业,因此此时农业生产产量降低,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国民经济的机构问题,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农业的发展,故 B 项错误;此时的农业正在进行改造,故 C 项错误。6(2018河南六市二模)下表是我国 19601965 年工业总产值变化表。这反映了( C )年份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产值(亿元) 1650 1019
7、 850 922 1103 1394A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到了抵制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难以消除C国家经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D文革严重阻碍了工业化进程【解析】 鉴于 1958 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破坏,中央从 1960 年开始实行“调- 3 -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八字方针表格中 1964、1965 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现象,故 C 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此时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废除,故 A 项错误;B 项中的难以消除说法绝对;“文革”时期是19661976 年,不符合表格时间,故 D 项错误。7(2018历史 4 月预测押题)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时提出了“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
8、会” 。 “伞式社会”即政府与企业之间构成了“父爱式庇护” 、 “亲戚式庇护”和“朋友式庇护”的“伞式”关系。 “蜂窝式社会”即每个平民百姓都像辛勤的蜜蜂那样,通过个人或家庭的努力,编织自己的关系网络,构筑属于自己的蜂窝。导致由“伞式社会”到“蜂窝式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D )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加强B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C政府监管职能的削弱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解析】 “伞式社会”与“蜂窝式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过渡转变的关系,产生变化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分配制度的变化。可以看出, “伞式社会”代表的是公有制下按需分配;“蜂窝式社会”代表着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
9、错误,不符合这一理论的内容;B 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职能的变化;C 选项错误,这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内容。8(2018青岛 5 月模拟)1986 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 1995 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迁反映了( A )A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B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经营由国家计划控制,没有效益观念更无破产之说,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企业开始成为市场主体,经营不善的企业遭遇破产
10、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现象,1995 年后人们能够坦然面对,可见这时市场经济的规则已经深入人心,故 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故 B 项排除;C 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性变化” ;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市场观念的变化,而不是企业活力的变化,排除 D 项。9(2018肇庆三模)下图是 19782008 年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图。该图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D )- 4 -A农业生产总量呈下降趋势B工业发展徘徊不前C服务业兴起并一直呈上升趋势D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解析】 表格显示三大产业曲线趋于平衡,说明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D 项正确;表格体现的不是产量,A 项错误;工业不是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第三 部分 现代 世界 中国 23 通史 整合 训练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