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捕蛇者说》教案2长春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捕蛇者说》教案2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捕蛇者说》教案2长春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7课捕蛇者说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了解“说”的特点;2.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3. 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过程与方法:对课文大意的理解,改变以往教师逐字逐句讲授的方法,变为让学生提问、教师检查双边互动的模式;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改变以往逐段讲授式或逐题提问式,变为以一点提挈全文,学生讨论式。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文章的朗读和及时巩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2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老师及时加以指导,就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2、 “说”的体裁特点;
2、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教师导学 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活动 2【活动】学生自学 1. 文体“说”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 “说以感动为先” (李善) ,文中蕴含着感情。 “说”这种文体后来变为因事因理而述说, “与论无大异” ,我们比喻它是“杂文” 。本篇的特点是在末了点明主旨,即所谓“卒显其志” 。2.
3、 作者及写作背景柳宗元(公元 773819年)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 805年) ,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 。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 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 46岁。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3. 生字正音记形。啮(ni)人 腊(x)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17 课捕蛇者说 教案 长春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