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导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导学案新人教版.doc(5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导学 1第 1课 古代埃及 2第 2课 古代两河流域 4第 3课 古代印度 6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单元导学 9第 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0第 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3第 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5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单元导学 17第 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8第 8课 西欧庄园 21第 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23第 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26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单元导学 29第 11课 古代日本 30第 12课 阿拉伯帝国 32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单元导学 34第 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5第 14课
2、 文艺复兴运动 37第 15课 探寻新航路 40第 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43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单元导学 46第 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47第 18课 美国的独立 50第 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5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单元导学 56第 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57第 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60第 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略)622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导学单元分析本单元讲述了亚非古代文明的历史。在非洲的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埃及文明,早在公元前 3500年左右,埃及出现了若干奴隶制小国,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代表,同时也是埃及
3、王权的象征;两河流域从约公元前 3500年起开始出现了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 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实现了统一。古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达到了鼎盛,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在孔雀王朝统治时期达到鼎盛,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逐渐产生,适应社会发展的佛教也应运产生了,并且开始向外传播,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单元目标1.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与发展、科学文化成就、金字塔、法老的统治。2.两河流域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汉谟拉比法典。3.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雅利安人的入侵、种姓制度、佛教。单元重点1.金字塔。2.汉谟拉比法典
4、。3.等级制度、佛教的兴起。单元难点1.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2.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3.等级制度的影响与佛教的教义。单元线索单元学科术语1.埃及文明尼罗河的赠礼:早期埃及人在尼罗河季节性泛滥而产生的肥沃淤泥上播种、收成。慢慢的更多人到尼罗河流域定居,形成群落,再成为城市,最后发展成为国家。2.君主专制制度: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常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有的宗教权威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3.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
5、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第 1课 古代埃及教学目标1.了解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与发展、科学文化成就、金字塔、法老的统治。2.认识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古代埃及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一大世界奇迹。3.从国家的兴盛与人民所受的奴役方面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初步统一与发展;金字塔。教学难点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
6、教学新课导入 1(情景导入):利用课本第 4页中狮身人面像的有关介绍导入。(初步领略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灿烂神奇的文明)3导入导入 2(情景导入):阿拉伯有俗语说:“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的其他六大奇迹都已毁损,唯有代表着古埃及文明成就的金字塔,依然耸立在大地之上。金字塔与古埃及文明有什么关系呢?导入新课。内容 课堂探究板块一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材料一 2017 年 5月 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材料二 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
7、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简述尼罗河文明发展历史。答案:(1)约从公元前 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若干个小国。(2)公元前 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3)新王国时代,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4)公元前 525年,被波斯吞并。过渡语: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金字塔是其典型的文明标志。板块二 金字塔(1)象征古代埃及国王尊严的是图 ,名为 。 (2)象征古代埃及文明的是图 ,名为 。 (3)它们位于今天 (国名)的 (城市)。 (4)古代埃及国王为什么要修建图 B?答案:(1)A,狮身人面像。(2)B,金字
8、塔。(3)埃及,开罗。(4)为自己修建陵墓,反映了国王的无限权力。过渡语:古代埃及国王为什么要修建金字塔?金字塔反映了古代埃及怎样的社会状况?板块三 法老的统治为什么说古代埃及国王是最大的奴隶主?答案:埃及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国王强迫人民为他们修建巨型陵墓。结束语: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要真正揭开金字塔建筑之谜,还需要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板书设计当堂达1.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意思是( A )A.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4标 C.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的很好
9、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2.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中尼罗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C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国3.小强的家人计划到北非某国家旅游,如图是他搜集到的一张反映该国古代文明的图片,请你判断小强的家人旅游目的地是( C )A.印度 B.伊拉克 C.埃及 D.伊朗4.“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僖之旅的主题歌。如果他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 B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古巴比伦教材图片分析1.古代埃及象形文字铭文:距今 500
1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即埃及文字,埃及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由法老王那默尔的铠甲关节板上的最早期象形刻记起(公元前 3100年),到现在用在教堂内的古埃及文字。2.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的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的金字塔最为集中。3.狮身人面像:此像高二十米,长五十七米,面部长约五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上刻着“库伯拉”(即眼镜蛇)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一只耳朵就有二米多长。史料积累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希罗多德教学反思第 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目标1.了解两河流域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
11、、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2.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认识它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3.通过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新课导入导入 1(时政导入):2017 年 5月 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产生了怎样的早期文明?导入新课。导入 2(名言导入):“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出自某法典前言内容。出自古代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12、?它代表了哪一地区的文明?导入新课。教学内容 课堂探究板块一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圣经里被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奴隶制社会状况,请简要介绍。答案:(1)位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5(2)出现:约公元前 3500年起,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3)统一: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过渡语: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是在怎样统治之下达到鼎盛的呢?板块二 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分
13、别是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之一。四大文明古国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试对古巴比伦王国作一简要概述。答案:(1)位置: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2)发展:汉谟拉比在位时,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3)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过渡语: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板块三 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一 材料二 第 1条 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 25条 任何房屋失火
14、,前来救火之自由民贪取屋主之财物者,此人应投入该处火中。第 199条 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的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1)材料一中这部法典是古代哪一个国家制定的?该法典的名字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一法典是怎样划分社会等级的?(3)如何评价这一法典?答案:(1)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2)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三个社会等级。(3)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结束语: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阶级的见证,也是古巴比伦王国文明的标志。板书设计当堂达标
15、1.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的大河是( D )A.印度河 B.黄河C.尼罗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2.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两河流域奴隶制小国最早产生于( A )A.约公元前 3500年 B.约公元前 2400年 C.约公元前 3100年 D.约公元前 1800年3.现存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B )6A.禹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C.拿破仑法典 D.图特摩斯法典4.周杰伦的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里写道:“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柱上,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请推断应该是( C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
16、巴比伦 D.古希腊5.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说:“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结果,按该国的法律,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这部允许如此残暴行径的法律刻在一黑色玄武岩石柱上,这部法律出自( C )A.古代印度河流域 B.古代尼罗河流域 C.古代两河流域 D.古代爱琴海6.小明在博物馆看到了一块黑色石柱(见右图),上面镌刻了 282 条铭文。解说员说这些铭文就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你认为这一文物应该出自( A )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黄河流域D.恒河、印度河流域教材图片分析1.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17、文明,或两河文明。是指在新月沃土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2.楔形文字:由苏美尔人于公元前 31世纪左右所创,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使用削尖的芦苇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3.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原文刻在一段高 2.25米,上周长 1.65米,底部周长 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史料积累“法典碑”上半部浮雕形象表现了
18、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从太阳神手中接过法典的场景,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君权神授。下半部是用楔形文字铭刻出的法典全文,计 49栏、282 条,8 000 余字,包括诉讼、租佃、赔偿、借贷、继承、处罚等。法典的内容宗旨贯穿着铲除邪恶、弘扬道德的思想。教学反思第 3课 古代印度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雅利安人的入侵、种姓制度、佛教的知识。2.认识等级制度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认识佛教的教义。3.通过分析等级制度、佛教的内容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等级制度、佛教的兴起。教学难点等级制度的实质与佛教的教义。教 新 导入 1(图片导入):看到图一你想起了中国西周的什么制度?(分封制)那么看
19、到图二你想到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让我们一起走进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导入新课。7课导入导入 2(情境导入):大家非常熟悉西游记的故事,你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经中的西天是哪里吗?有关“经”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导入新课。学内容 课堂探究板块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简要叙述古代印度早期文明。答案: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公元前 23世纪至公元前 18世纪一度繁荣;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北部出现了许多小国;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后来印度多次遭到外族入侵。过渡语:印度河、恒河流域创造文明的同
20、时,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也相伴而来。板块二 森严的种姓制度材料一 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国王应极力使吠舍和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材料二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 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 6年,并交出 1 000头母牛和 1头公牛。杀 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 3年,并交出 100头母牛和 1头公牛。杀 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 1年,并交出 10头母牛和 1头公牛。教学内容课堂探究(1)以上材料是古代什么地方的法律条
21、文?(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存在哪几个等级?此等级制度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答案:(1)古代印度。(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过渡语: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佛教由此产生。板块三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佛教的经典非常繁多,其实不超过这四圣谛,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佛教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创始人是谁?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很快发展和传播?答案:创立:公元前 6世纪
2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8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人入教;发展和传播: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结束语: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这块古老的土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印度河流域孕育的文明是( A )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2.“种姓制度”是古代 的社会等级制度( C ) A.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中国3.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他的
23、等级应该是( A )A.刹帝利 B.婆罗门 C.吠舍 D.首陀罗当堂达标4.下列示意图中,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D )5.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A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穆斯林6.学习了世界古代史后,小张针对“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进行活动探究,他收集了如图,想进一步探索,请你与他同行吧!观察图中 A、B、C、D 处,写出它们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A: ;B: ;C: ;D: 。 答案:(1)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9教材图片分析1.摩亨佐达罗遗址:摩亨佐达罗是
24、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之称。2.古代印度: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3.斯里兰卡岛上的释迦牟尼佛像:佛教的创立者,意思是“释迦族圣者”。“释迦牟尼”汉译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称为“释尊”或“佛陀”。史料积累原人普鲁沙这个千手千眼千足的巨人,被众神杀死,被作为牺牲品祭祀时,从他的尸体中生出了马、牛、山羊等一切牲畜,生出了宇宙三界,生出了方位、太阳、月亮和诸神,还从巨人身体的不同部位生出了四个不同的种姓。梨俱吠陀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单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历史 上册 一册 导学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