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牡一中 2018 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一、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长期以来,文学创作被看作一种只有作家才能拥有的天赋,而这种天赋是不能或者不易被学校培养的。正是基于这种观念,我国大专院校的文学教育形成了“不培养作家”的传统,这导致“写作学”在大学学科体系内处于边缘化甚至不被承认的地位,一些大学的中文系一度取消写作学课程和教研室,更谈不上该学科的现代化转型及向“创意写作学”的深度发展。“创意写作”是一切创造性写作的统称,包含狭义虚构类创造性写作和非虚构类创造性写作等。创意写作
2、不仅培养作家,还更多地着力于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写作人才。今日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产业化发展时代,中国当代文学至此已经不再仅仅是所谓“圣手”作家的天才事业,而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当代文学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 20 世纪 80 年代所谓“纯文学”概念可以概括的范畴,文学写作逐渐成为文学编辑、广告人、编剧、书评人和影评人等的修养基础。此外,文学经过口头时代、纸面时代的发展,其创作规约和技巧已经无比丰富,超越了绝大多数人可以无师自通的能力范围,没有相对专
3、业的训练,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已经变得非常困难,而时代主流艺术形式的新变化,更要求我们建构现代意义上的创意写作学,使得这种写作技能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得以培养。首先,创意写作学的发展是繁荣当代文学创作的需要。创意写作学在美国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有效的创意写作学训练可以培养作家、繁荣创作。谁也不能否认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领先地位及成就,而这个成就与创意写作学科在美国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今天的美国,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受过创意写作训练的“作家” ,美国战后普利策奖获奖人多数出身于创意写作训练班。美国当代知名作家几乎都有创意写作学位,许多作家甚至受聘于大学,任教创意写
4、作专业,我们所熟悉的白先勇、严歌苓、闾丘露薇等都曾系统学习过创意写作,著名作家哈金也在作家工作室教授创意写作。其次,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呼唤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我们一定要认识- 2 -到未来的国力竞争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较量。谁在文化上占据了先机,谁就能真正在“观念”上影响世界,就可能在竞争中获胜,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落后最主要是由高校文学艺术教育落后所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强大的文学艺术教育学科,但我们缺乏这个学科引擎。2009 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首次确认了文化可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此后各地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为我国走向文化资源大国、文化创造
5、大国、文化消费大国、文化输出大国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和发展提出了要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天赋,只有作家才能拥有,而这种天赋是不能或者不易被学校培养出来的。B. 由于我国大专院校“不培养作家”的传统,我国当下的大学学科体系中取消了“写作学”这一学科。C. “创意写作”是指包含狭义虚构类创造性写作和非虚构类创造性写作在内的一切创造性写作。D. “创意写作”以培养作家为主,兼及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三自然段从两个方面阐释了我国建
6、构现代意义上的创意写作学的背景和原因。B. 文章从当代文学发展和中国文化产业格局两个角度论述了创意写作学发展的重要性。C. 文章列举美国作家的例子论述了科学有效的创意写作学训练可以培养作家、繁荣创作。D. 对于创意写作,文章先交代发展现状,接着逐层深入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创意写作学可以帮助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印等行业的从业者。B. 只有大力发展创意写作学科,经过创意写作的科学训练,一般写作者才能成为作家。C.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强大的高校文学艺术教育学科作为支撑。D. 文化创意产业的较量是未来国力竞争的
7、核心,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 3 -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 “这种天赋是不能或者不易被学校培养出来的”不是本文的观点,而是一般的传统观念。B 项,以偏概全,原文是“一些大学的中文系一度取消写作学课程和教研室”D 项,主次颠倒,原文是“更多地着力于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8、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2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 项, “最后梳理出它的内涵”错误,文章论述思路是先交代现状,然后界定内涵,接着论述背景和原因,最
9、后论述重要性。【3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意的能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根据文本意思,看看推理有没有改变原文意思。B 项,原文只是论述了创意写作学对繁荣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并没有说只有经过创意写作训练才能成为作家。(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癖叶志平住在紫来桥边上的陶先生,出门总是干净的长衫,黑色礼帽。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架在鼻梁上的一副金丝眼镜。起初,小城人对陶先生这身装扮很好奇。后来才知道,陶先生留过洋,在东门街开了这家西
10、医诊所,名号曰“济仁堂” 。陶先生医术如何高明,知道的人并不多。但陶先生有洁癖,却是人人皆知。他家的碗筷,隔几天就得用开水煮一遍;被褥呢,也得隔三差五就在烈日下暴晒;给人- 4 -看病,嘴上也总是蒙块白布片儿。有年冬天,大家都聚在街上的“龙眠茶馆”喝茶聊天。却听见有人一声连着一声咳嗽,一路捂着心头,往“济仁堂”走去。却见那陶先生早已立在堂外,嘴上蒙着块白布片儿,手上还举着一个,一言不发向那人走去,就要把白布片儿往那人嘴上蒙。那人骇了一跳,更加猛烈地咳嗽起来,边摆手边往后退:“陶,陶,陶医生,咳咳,你想,咳,干啥?”陶先生从白布片儿里传来低沉的声音:“这是口罩,快戴上!”那人一看身后,喝茶的全出
11、来看稀奇了,觉得当众受了奚落,急了:“陶医生,你这,咳咳,啥意思?我不就是,咳咳,咳嗽吗?我,我,咳咳,不看了!”人们又看到陶先生的怪模样,不由一片哄笑。从此,小城里的人都觉得陶先生行为怪异,不好接近。紫来桥边上的中医刘先生那里,却是人来人往,谈笑风生。这几天,东门街上来了个老头,头发蓬乱,衣衫全破成了布条条,老远就闻到了臭味。老头倒也安静,就靠在街边的一堵破墙边,面前放一破碗。偶尔有人经过,就“咣啷”一声丢下个铜子儿。 这天,老头突然“轰”地一声,倒在街面上,张着大嘴,双目无神,呼吸不得!周围有不少人,却都是干着急没办法!恰好,陶先生穿着长衫,戴着新礼帽,匆匆路过。一抬眼,陶先生快步上前,分
12、开人群,蹲下身子,伸出白净净的手,用拇指指甲在老头人中穴上用力掐下去。接着又张开左手,按住老人心口,右手握拳,敲打左手背,如此敲了几十下,老人仍无好转。人们都屏息紧张地看着,陶先生白净的脸上也冒起了热汗。突然,陶先生左手捏住老人的鼻子,右手掰开老人的嘴,接着一弯腰,嘴对着老人露出黄牙的嘴,送了一口气。看见这一幕,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看病都让人戴布片儿的陶先生,怎么会这样?他不是有洁癖么?如此几下送气吸气,老人渐渐呼吸顺畅,两眼也回了神。陶先生往人群里瞄了一眼,对“龙眠茶馆”的吴掌柜道:“吴老板,麻烦送碗茶来!”吴掌柜一拍脑袋, “哎!”待吴掌柜亲自端来一碗“桐城小花” ,喂老人喝下
13、时,陶先生已走远了,只留下一堆人议论纷纷。这天晚上,吴掌柜提了一纸包上等的“桐城小花”茶叶,敲响了陶先生的门。陶先生打开门,淡淡一笑:“吴掌柜,稀客啊!”吴掌柜一摸脑袋,不好意思道:“陶先生好,大家平时都忙,也很少走动。 ”陶先生顺手接过茶叶:“吴掌柜请坐,有话请讲。 ”吴掌柜又一笑:“我这人好奇心重,有点事弄不明白,我觉都睡不好。 ”“今天的事?” “对,对”陶先生打开雕花木窗,看着天边的那轮明月:“我知道,大家都认为我有洁癖。其实,- 5 -有些疾病具有传染性,像上次的肺结核病人,我观色听声,知他病得不轻。如果不戴口罩,极有可能传染他人。 ”“那,今天,您就不怕那老人有病会传染于您?”“哈
14、哈,你只知医者有洁癖,却不知医者更有救人癖啊!”(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有对陶先生长衫、礼帽、眼镜等衣着打扮的描写,这陶先生“留过洋”的经历与开“西医诊所”的身份很符合。B. 文中通过对比陶先生和紫来桥边的中医刘先生,突出表现了主人公陶先生行为怪异、不好接近、对人较为冷淡的特点。C. 在乞丐老头倒地后,文章通过“分开人群,蹲下身子,伸出白净净的手”等动作描写表现了陶先生救人的急切之心。D. 文中多次写到陶先生戴口罩,其实这本是医生的正常举动,却遭到了眼界不够开阔、卫生知识很少的乡民们的误解。5. 小说标题“癖”有
15、哪些意蕴?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案】4. B 5. “癖”指陶医生的行为在生活于紫来桥边那些乡民的眼中,是洁癖;其实,这是一名医生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传染的自我保护意识;“癖”还指“救人癖” ,即陶医生不顾乞丐的脏臭进行人工呼吸的治病救人之心。突出了他的医术高明、医者仁心。【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 项,“陶先生行为怪异、不好接近、对人较为冷淡”说法不当,根据原文
16、“从此,小城里的人都觉得陶先生行为怪异,不好接近。 ”和下文陶先生救人及后来陶先生为吴掌柜解惑的语言,可见这是人们不了解陶先生时的一种错误认识。故选 B。【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人文精神的发掘。作品意蕴的发掘,可以由浅入深,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本题要求探究标题的意蕴,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1、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 (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2、思考题- 6 -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 3、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 4、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5、思考题目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回答本题就可以
17、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标题“癖”表层含义(即文中具体的意思)就是指陶医生的行为在生活于紫来桥边那些乡民的眼中,是洁癖;标题的深层含义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要结合文中的关键语句来分析,如“我知道,大家都认为我有洁癖。其实,有些疾病具有传染性,像上次的肺结核病人,我观色听声,知他病得不轻。如果不戴口罩,极有可能传染他人。 ”可知“癖”是一名医生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传染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后从标题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所起的作用,结合文章尾句“哈哈,你只知医者有洁癖,却不知医者更有救人癖啊!” ,可见癖”还指“救人癖” ,即陶医生不顾乞丐的脏臭进行人工呼吸的治病救人之心。突出了他的医术高明、医者仁心。答
18、题时一定注意要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点睛】标题意蕴答题模式及步骤 :模式: 标题自身意文中意主旨义(含情感)步骤: 第一步:析标题字词,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第二步:析标题修辞,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引申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第三步:析背景、情感,联系作者情感,文章主题,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 分)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林徽因(1904 年1955 年) ,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
19、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的确,林徽因是 20 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林徽因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 7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
20、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 林徽因一书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
21、,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 8 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 10 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张(爱玲) ,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
22、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 。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
23、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 8 -界。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文辞优美,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A. 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B.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
24、家,这些称谓使林徽因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C. 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D. 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作为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7.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林徽因的传奇色彩?(6 分)8. 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 (6 分)9. 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 BC 7. 三个方面: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第一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