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含解析).doc
《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II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2、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11974 年 6 月 26 日,欧洲共同体八国(爱尔兰除外)和美国在内的北约 15 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关系宣言,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材料表明,西欧对欧美关系有了新的定位,这主要表现在( )A摆脱西欧防务对美国的依赖B谋求西欧政治外
3、交上的自主C实施不同于美国的东欧政策D加强欧共体内部的政治联盟2徐扬杰先生认为:“殷周王室、各诸侯国和各卿大夫邑,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其意在说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 )A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B体现了极其森严的社会等级C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D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3以下为四国宪法条款内容,按照颁布时间从早到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
4、及以州为当事人的一切案件,其初审权属于最高法院。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有权缔结条约,实行大赦。ABCD42008 年爆发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马克思再一次成为了时髦。马克思的著作再度畅销。德国马克思故居展览馆馆长比特里克斯则说:“我记不清听到人们这样讲了多少次:这个人是对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再度被人熟知的原因是( )A马克思主张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马克思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弊端C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阻止金融危机的爆发5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
5、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 )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6一位演说家称许:我们的政治体制最完美,政府由国王、贵族、平民三者组成,互相制衡,法律保障人人平等,以确保社会秩序,人民享有自由。这位演说家所说的体制最可能发生在:( )A五世纪的东罗马帝国B十八世纪的英格兰王国C十九世纪的美利坚合众国D二十世纪的大日本
6、帝国7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A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B固守传统的天下观C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D被迫接受自由贸易8秦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唐代设御史台,作为独立机构,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形成三省六部一台。这说明唐代( )A官僚机构、官员数量更多B进一步弱化专制C更加注重分权、加强皇权D管理体制更完备9毛泽东 1938 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
7、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蒋介石日记中写道:“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我应以坚韧、忍耐、延缓、持久之道,致其死命也。”这说明( )A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B国共两党领袖对抗日所见略同C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抗战D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完全一致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B内阁是
8、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11有学者评论:“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能长期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 )A分权制衡B议会权力至上C国王“统而不治”D两党制12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 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C中国古代文明
9、并非世界领先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131942 年 1 月,中国政府派出 10 万远征军入缅协同英军作战,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 130 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该史实深刻反映了( )A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B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巨大威力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D中国大大支援了美国的太平洋战争14古代雅典学者曾言:“这些观众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政治的人,自己被深深的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判断( )A戏剧公演成为了雅典人生活的一部分B雅典民主
10、制的实质是成年男性的民主C戏剧公演有助于雅典人形成身份认同D观戏津贴调动了雅典公民的政治热情151935 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上述认识(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为推动国共合作创造条件C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161937 年 11 月 28 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战役(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3C粉碎
11、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D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17诗经大雅荡载: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这主要说明( )A文王意在寻找周代商的合理依据B先秦时期已注重历史借鉴功能C历史传承应与现实政治统治结合D历代王朝都汲取前朝灭亡教训18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B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洪秀全的主观愿望19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
12、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 )A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D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20西周时期,许多彝族(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载有“铸兹宝值,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辞语。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 )A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B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C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D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21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汉文帝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
13、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 )A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B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C官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D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2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前造成中国革命危机的主观原因是( )A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左”倾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地位C放弃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D放弃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231787 年美国宪法规定:年未满 25 岁,为合众国国民未满七年,及当选时非其选出州之居民者,不得为众议员年未满 30 岁,为合众国民未满九
14、年,及当选时非其选出州之居民者,不得为参议院议员。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应按照本联邦内各州的人口分配。这种人口的决定,除全部自由人外,应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 3/5,这种自由人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的劳役的人口,不包括未纳锐的印第安人。材料反映当时美国的问题是( )1787 年宪法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美国人权存在着严重问题美国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受到极大的限制美国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ABCD24建国初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总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政权组织,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是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秩序。1953 年开始,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
15、障经济建设。这些举措说明( )A我国法制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B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法治的完善C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D法制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25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孙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B许利:“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C苏明:“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4D李铭:“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缺乏成热的政治科学和历史经验,人们尚不知代议制为何物
16、的 2000 多年以前,实行宪政只能采取直接民主制的形式,因此,只有在地域有限、人口不多、集会方便、居民彼此熟悉的蕞尔小国中才有望建立宪政。尽管一般说来,早期的国家都是小国寡民式的,但存在时间都不会太长,因为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如果某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会谋求向外发展,兼并邻国,在消灭弱小邻邦的基础上发展为一个大国乃至帝国。东方国家的早期历史基本上都是走的这样一条兼并与扩张的常规道路。摘自程汉大古希腊罗马为何成为宪政发源地材料二 美国 1787 年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并被美国沿用至今、美国立宪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根本在于建构理性与经验理性的有机结合,美国既通过理性的行为和榜样
17、建立并维持立宪政府体制,又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正視社会存在的多元利益冲突,并通过妥协化解政治矛盾。摘编自程汉大美国立宪成功之道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的有机结合鈦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能够成为宪政发源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 1787 年宪法在建构理性和经验理性上的具体表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五四”时期,爱因斯坦曾二度访问中国。“五四”的许多激进分子,为了表明列宁的民主是与爱因斯坦的革命科学相结合的,提出了“民主和科学”这个通俗口号。中国人认为革命飞跃和爱因斯坦主义是一致的。A弗里德曼爱因斯坦和毛:革命的比喻材料二 一位工人代表在座谈
18、会上发言说:“总的感到对爱因斯坦这个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应狠狠地批判,应该摸这个老虎屁股。”1973 年,复旦大学学报第三期发表了李柯的文章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文章说:“牛顿沿着形而上学的道路,把时空看成是高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最后成了神学。爱因斯坦沿着唯心论的道路,也使时空超越于物质世界之上,实质上也成了绝对时空,最后也不能不走上为神学张目的道路。”胡化凯“文革”期间的爱因斯坦批判(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与“革命飞跃”的联系。提倡爱因斯坦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作用?(2)材料二反映中国人从哪两个角度对爱因斯坦进行了批判?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导致中国人对爱因斯坦评价不断
19、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0182019 学 年 天 津 市 天 津 市 新 华 中 学高 一 上 学 期 期 末 模 拟 卷 II历 史 答 案1B【解析】本题材料提到,1974 年 6 月 26 日,欧洲共同体八国(爱尔兰除外)和美国在内的北约 15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关系宣言,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欧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因此选 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美关系2C【解析】据材料“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血
20、缘关系与政治制度相结合,而不是强调国家权力的分配,故 A 项错误;据材料“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可知材料体现出等级色彩又具有明显的血缘的色彩,故 B 项错误;据材料“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结合所学可知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体现出家国同构的特征,故 C 项正确;依据所学,商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 D 项错误。【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两个“角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新华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 模拟 II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