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新疆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新疆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 I 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1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极限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等,在下列研究中,可以用极限法是( )A利用质点来替代实际物体B研究瞬时速度C研究胡克定律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要找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
2、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的。B “地球绕太阳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坐在以 8 m/s 向东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以自己为参考系看以 8 m/s 向东行驶的汽车是静止的D乘客坐在停在站台上的一列火车中,通过窗口看另一列火车 时,以为自己的火车是在运动,这是由于他选择了地面为参考系的缘故3关于力的单位“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牛”这个单位是由质量为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8N 这个规定确定的B “牛”这个力的单位是根据在牛顿第二定律 Fkma 中取 k1 时确定的C1N 就是使质量为 1kg 的物体产生 1m/s2加速度的力D地面附近质量是 1kg 的
3、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 2 -律 Fma 得到的结果4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作用B形状规则的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C用细软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直线上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5一根弹簧原长 10cm,挂上 2N 的钩码时,弹簧伸长 1cm。当这根弹簧挂上 8N 的重物时,弹簧总长度为(在弹性限度内) ( )A3cm B13cm C4cm D14 cm6如图是一质点 0 时刻从坐标原点出发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关于质点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s 内的位移与 2s4s 内的位移
4、相同B02s 内的加速度与 2s4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4s 末再次经过出发点D6s 末距出发点最远7关于共点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分力的合力一定比分力大B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越大,合力越小C两个力合成,其中一个力增大,另外一个力不变,合力一定增大D现有三个力,大小分别为 3N、6N、8N,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 1N8下列关于惯性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具惯性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才具有惯性D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3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 5s 时指的是物体在 5s 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 5s 内指的是物体在 4
5、s 末到 5s 末这 1s 的时间C物体在第 5s 内指的是物体在 4s 初到 5s 末这 1s 的时间D第 4s 末就是第 5s 初,指的是时刻10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路程、时间 B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 D位移、速率卷(非选择题)评卷人 得 分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11对“电梯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这句话中的字词,理解正确的是( )A “匀减速”指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B “匀”指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以改变C “向下减速”可以判断加速度方向向上D “向下”指速度的方向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地球上一切物体所
6、受的重力方向都相同C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出物体的重力,但读数时必须保持弹簧测力计和物体都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13下列哪种情况是因为摩擦力太小的缘故( )A在沙漠上走路比在柏油路上费力B在冰上走很容易跌倒C船在水上缓慢行驶- 4 -D数钞票时,如果手上不沾水会滑14如图所示,人用手握住一个油瓶,并确保能使瓶子静止在竖直方向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握得越紧,油瓶受的摩擦力就会越大B手握得越紧,油瓶与手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越大C手握得越紧,油瓶与手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会越大D往油瓶里添油,油瓶受的摩擦力会增大1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后它的
7、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32t4t 2(s 的单位为 m,t 的单位为 s)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1 s 末汽车的速度为 28m/sB汽车在最初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4 m/sCt5 s 时汽车的位移为 64 mD汽车做减速运动,运动的加速度为4 m/s 2评卷人 得 分 三填空题(共 5 小题)16在下列物理量单位中选出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有 ,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有 A牛顿 B千克 C克力 D千克力 E牛顿/千克 F千克米/秒 2 G厘米/秒 2 H克 I米/秒 217高空作业的电业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一螺母脱落,经 2s 螺母落地,取g10m/s 2,则螺母脱落处距地面
8、的高度 h m;螺母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v m/s- 5 -18对“落体运动快慢” 、 “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科学家的观点所研究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的观点落体运动快慢 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 (1)力与物体运动关系 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1) ,(2) 19质量是 0.25kg 的茶杯静止在桌面上,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茶杯受 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 。茶杯处于 状态,所以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 ,方向 ,且在 上。根据茶杯的质量,计算出茶杯的重力。利用重力公式,G N,重力的方向
9、。则支持力 F N,方向 。 (g 取 10m/s2)20如图,质量为 2kg 的物块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4,当物块受大小为 6N、水平向右的力 F 作用时,物块的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N,方向 ( g 取 10m/s2)评卷人 得 分 四实验题(共 4 小题)21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沿直线匀速运动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选填“大于”- 6 -或“等于” )汽车受到的阻力;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选填“大于”或“等于” )汽车受到的阻力2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1)橡皮筯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筯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点“O” ,
10、时其合力用 F 表示。再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筯拉到同一点“O”时,其拉力用 F表示,则下面作图形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 )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理想模型法23 (1)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所用电源是_(填“直流”或“交流” )电源,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V。当频率为 50Hz,它们每隔_s 打一次点。(2)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情况时,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步骤的先后关系是:(_)A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11、24 (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如图所示。可求出 A 点到 D 点的距离是_cm。- 7 -(2)由实验数据可得 B 点的瞬时速度是_m/s,这条纸带的加速度是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评卷人 得 分 五计算题(共 4 小题)25如图,物体受三个力作用,F 17N 水平向右,F 23N 水平向左,F 34N 竖直向下,求物体所受的合力26质量为 60kg 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当升降机以 4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体重计的读数是多少牛?处于什么状态?27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 A、
12、B、C 三点,最后停在 D 点,如图所示。已知AB6m,BC4m,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和从 B 点运动到 C 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m/s,求:(1)质点到达 B 点时速度大小;(2)质点的加速度大小;(3)A、D 两点间的距离。28如图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端 5m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滑到由小圆弧与斜面连接的- 8 -水平面上,若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4,斜面倾角为 37求物体在斜面底端的速度及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的距离- 9 -2018 年 12 月 28 日 152*5469 的高中物理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1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
13、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极限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等,在下列研究中,可以用极限法是( )A利用质点来替代实际物体B研究瞬时速度C研究胡克定律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分析】研究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采用的极限法。研究胡克定律采用控制变量法,利用质点来替代实际的物体采用理想化物理模型法。【解答】解:A、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实际不存在,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采用的是理想化物理模型法。故 A 错误。B、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当t0 时平均速度代替 t 时刻的瞬时速度,采用极限法。故 B 正确。C、研究胡克定律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 C 错误。D
1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物理学上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比值定义法、极限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等,要理解掌握,不能搞错。2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总要找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的。B “地球绕太阳运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坐在以 8 m/s 向东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以自己为参考系看以 8 m/s 向东行驶的汽车是静止的D乘客坐在停在站台上的一列火车中,通过窗口看另一列火车 时,以为自己的火车是在运动,这是由于他选择了地面为参考系的缘故【分
15、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10 -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A、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到雨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汽车作为参考系的,故 A 错误;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 ,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故 B 错误;C、坐在向东以 8m/s 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以自己乘坐的汽车为参考系看向东以 8m/s 行驶的汽车是静止的,故 C 正确;D、乘客坐在停在站台上的一列火车中,通过窗口看另一列火车时,以为自己的火车是在运动,这是由于他选择了另一火车为参考系的缘故,故 D 错
16、误;故选:C。【点评】本题要注意区分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不同。考查对参考系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判断能力。3关于力的单位“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牛”这个单位是由质量为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8N 这个规定确定的B “牛”这个力的单位是根据在牛顿第二定律 Fkma 中取 k1 时确定的C1N 就是使质量为 1kg 的物体产生 1m/s2加速度的力D地面附近质量是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得到的结果【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它是属于导出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定义的,1N 就是使质量 1kg 的物体产生
17、 1m/s2加速度的力。【解答】解: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它是属于导出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定义的,1N 就是使质量 1kg 的物体产生 1m/s2加速度的力,同时质量 1kg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得到的结果,故 A 错误,CD 正确;B、 “牛”这个力的单位是根据在牛顿第二定律 Fkma 中取 k1 时确定的,当 k1 时,所用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故 B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力的单位“牛顿”的理解, “牛顿”不是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1 牛顿”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 1 千克
18、的物体要获得 1m/s2的加速度所需要的力叫“1- 11 -牛顿” 。4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作用B形状规则的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C用细软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直线上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并不是就是万有引力;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解答】解: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只有重心才受重力;故 A错误;B、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故 B 错误;C、用
19、细软线将物体悬挂起来,根据平衡条件可知,静止时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直线上,故C 正确;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与接触面相互垂直,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重力及重心,要注意明确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能认为它是最重的一点,也不是只有该点受重力5一根弹簧原长 10cm,挂上 2N 的钩码时,弹簧伸长 1cm。当这根弹簧挂上 8N 的重物时,弹簧总长度为(在弹性限度内) ( )A3cm B13cm C4cm D14 cm【分析】对两种情况分别运用胡克定律列式,联立求出弹簧的伸长量,从而求出弹簧总长度。【解答】解:挂 2N 砝码时有:G 1kx 1;挂 8N 的物体时
20、有:G 2kx 2;后来弹簧的总长:ll 0+x2;其中 G12N,G 28N,x 11cm,联立可得:l14cm。即当这根弹簧挂上 8N 的重物时,弹簧总长度为 14cm。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胡克定律,知道在公式 Fkx 中,x 表示弹簧的形变量,而- 12 -不是弹簧的长度。6如图是一质点 0 时刻从坐标原点出发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关于质点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s 内的位移与 2s4s 内的位移相同B02s 内的加速度与 2s4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4s 末再次经过出发点D6s 末距出发点最远【分析】在 vt 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
21、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速度方向分析质点的运动过程,据此即可求解。【解答】解:A、v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大小,图象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图象在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可知,02s 内的位移与 2 s4 s 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位移不同,故 A 错误;B、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质点在第 5 s 内的加速度与第 6 s 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 B 错误;C、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 04s 内质点的位移为 0,则 4s 末经过出发点,故 C 正确;D、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 2s 末
22、距出发点最远,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掌握了这一规律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要注意位移的正负。7关于共点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分力的合力一定比分力大B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越大,合力越小C两个力合成,其中一个力增大,另外一个力不变,合力一定增大D现有三个力,大小分别为 3N、6N、8N,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 1N【分析】共点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大小在两个分力之差与两个分力之和之- 13 -间,可以比分力大,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与分力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答题。【
23、解答】解:A、两个分力的合力不一定比分力都大,如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时,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一个分力,故 A 错误;B、两个分力的合力大小为:F ,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 越大,合力越小,故 B 正确;C、保持两个力之间的夹角 不变,使其中一个力 F 增大,合力不一定增大,如当 为180时,较小的分力增加,合力减小,故 C 错误;D、3N 与 6N 两力的合力大小范围为:3NF9N,两力的合力大小有可能为 8N,当第三个 8N的力与这两个力的合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时,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合力最小值为0,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合成,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解题的前提,解决本
24、题的关键知道,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等于两个力之和,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等于两个力之差。8下列关于惯性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具惯性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才具有惯性D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分析】一切物体,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解答】解: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一切物体,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故 ABC 错误 D 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疆 兵团 八师一四三团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物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