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登岳阳楼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登岳阳楼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登岳阳楼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ppt(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自主赏析 登岳阳楼,学 习 目 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课 前 预 习,1走近作者 杜甫见第一单元蜀相作者介绍。 1了解背景 登岳阳楼作于大历三年(768),这年春天杜甫从成都流浪到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又出蜀东下,经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辗转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阳市)。此诗就是此时
2、诗人的登楼抒怀之作。作者由登楼写起,进而写登楼之所见,然后笔锋转处,带出自己乃至国家的种种艰辛,情与景相与为一,抒发了诗人饱含家国之思的哀痛之情。,(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ch,rng,xun,s,听说,懂得,见闻、知识,使听到,指书信,养育,进 入 课 堂,1如何品味“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 _ _ 答:一般认为,诗的开头两句表现了杜甫终于实现登楼宿愿的愉快。如清人仇兆鳌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萧涤非也说,“昔闻其名,今临其境,言外见得这也是一件快事”(杜甫诗选注)。傅庚生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杜甫怀着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许许多多
3、感触,才写下这开头两句:过去只听说有洞庭水,到迟暮之年才真的上了楼。这是沉郁之感,不是喜悦之情。如果是喜悦之情,与结尾“凭轩涕泗流”也连不到一起了。,(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2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坼、浮”二字。 _ _ 答:“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湖的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3诗歌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_ _ 答:诗歌写的景物有:洞庭水、
4、岳阳楼、吴楚大地、天地日月星辰、关山。这些景物的特点是壮阔而悲凉。,4赏析“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_ _ 答:这一句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诗人用字精当,一“无”一“有”,“一”“孤”映衬,既“老”且“病”,感情色彩浓厚,极力表现出诗人晚景的凄凉。而面对洞庭湖的广阔浩瀚,这种身世之悲愈加沉痛。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对比鲜明,于突变和对照中寄寓了无限情意。,1眺望浩瀚的洞庭湖,作者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自悲身世。诗人在战乱中流落西南,与亲友失去联系,晚年贫病交困,栖身孤舟,四处漂泊,境况极为凄苦。“无一字”和“有孤舟”表现了作者的孤苦无助,凄凉愁苦。 2和自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单元 岳阳楼 课件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散文 欣赏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