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山东省青岛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青岛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 2019 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历史脉络中, “运河”名称的由来与变化,是不同历史节点所勾连的历史进程的反映。汉代有“漕渠”名称出现,至隋唐时期,具有漕运功能的人工河多被称为漕渠,又因该时期“河”字已不再是黄河的专称,所以“漕河”一词也出现了,用来指称漕运河流。宋代“漕河”名称广泛使用,但同时“运河”一词开始出现, 四库全书所列宋代文献中有94 种使用了“运河”的名称。 “大运河”的概念也首次在南宋江南运河段出现,这里所说的大运河
2、指的是江南运河。可见,这一时期,运河已然成为一个特有名词,指称某段人工河,但前须加地名指代。值得注意的是,从文献所记录的名称分布来看, “运河”一词多出现在江淮和江南区域,包括龟山运河、扬楚运河、浙西运河等。元明清时期“运河”开始指称南北贯通的京杭大运河,元代已有“运河二千余里,漕公私物货,为利甚大”的说法,但使用并不广泛。 明史仍称运河为“漕河” ,明代其他专书、地方志等也多用漕河之名,如漕河图志 万历兖州府志漕河等。事实上,明史河渠志 清史稿河渠志中,都列“运河”专篇,指北至北京、南至杭州的运河,但两者又有不同,前者列运河篇,但称“漕河” ,后者则直接称运河:“雍正四年官方正式设置北运河的
3、管理机构后,多使用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和江南运河等说法。近世以来,民间则往往将其称为“京杭运河”或“大运河” ,2014 年运河“申遗”过程中,又将隋唐、浙东两段运河与京杭运河合称为中国“大运河” 。运河名称的变化反映了运道及其背后时势发展变化的趋势,首先,漕运是运河的基本功能,以“漕”为核心的漕河或漕渠的名称无疑都突出了这种功能,同时, “运河”一词也并未脱离漕运的主旨,而是以“运”字突出了“漕”的状态。其次,漕河、运河等名称都经历了从地方专称到南北通途或地方河流专称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运河附属功能逐渐增加和社会交流日渐频繁的过程。 “运河”一词在宋代出现
4、似非偶然,比之隋唐时期,运河在保留漕运功能的同时,贸易交流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南宋时期,浙东运河、浙西运河是其经济命脉,浙东运河还主要承担了对外贸易的功能。2运河名称的起源、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中国社会特殊的运行与发展轨迹。运河的“运”字本意为运输,但在社会体系之中,借助水的流转, “运河”成为漕粮运输、文化传播、市场构建和社会平衡的载体;在文化体系中,运河之运又与传统社会的国祚、文脉紧密相连。在这个意义上,大运河既是一条河,更代表了一种制度、一个知识体系和一种生活方式。运河及其流经的线性区域所孕育的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形塑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一。1下列对原文中“运河”的相关
5、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运河”一词在宋朝文献中高频率出现,说明宋代“运河”名称也广泛使用。B北至北京、南至杭州的运河在明史和清史稿的记载中称呼不同。C运河在宋代不但保留了漕运的基本功能,也承担了对外贸易交流的功能。D运河名称的变化是运道及其时势变化的反映,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段介绍了“运河”一词的出现,并做出“运河”是特指某区域人工河结论。B文章梳理运河名称变化的过程,是展示大运河所指区域不断扩大的过程。C “大运河”是一条河,但在文化体系中是种制度,是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D文章论述了运河名称由来、变化及功能,指出大运
6、河文化也是传统文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运河其实是人工河,因此人工开挖应该是运河区别于其他河道的特征之一。B与汉唐相比,宋代才出现“运河”这一名称,可能和加强贸易交流的职能有关。C运河功能的丰富化既是运河基本功能的延伸,也是社会交流不断加强的结果。D运河对当时文化传播、市场构建起到重要作用,也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借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你怎么就是得不到爱梁 衡南国冬日,我到惠安,去看一个给全世界留下了永远的爱,自己却没有得到爱的人。三年前,我无意中知道那首著名的康定情歌的发现整理者是一位叫吴文季的人,
7、今天终于有缘来访他的故居和墓地。抗战时期,吴文季一身热血投奔抗日,后为生计应聘到驻扎在康定地区的青年军教歌,他在这里采得了情歌溜溜调。抗战胜利后,这首歌被带回南京,经加工配器在学院演出,引起轰动。歌唱家喻宜萱就将它带到巴黎国际音乐节,这首歌就走遍了世界。3我曾宿在康定城。那是一座高山峡谷中的小城,河水穿城拍打着堤岸,晚风轻漾,百姓在广场上和着歌的旋律、浪的节拍翩翩起舞。 康定情歌已被刻在大渡河边的石碑上,已登上各种演唱会,通过现代传媒手段传遍全球,甚至被卫星送上太空。但是,很少有人问一问,它的作者是谁?当我在大渡河边惊喜地知道了这首民歌的发现整理者时,立即就想探寻他的身世。几年来我到处搜求有关
8、资料,而这却将自己推入到一种悲凉的空茫。南京解放后,吴文季 1949 年 5 月参加解放军,先后在二野文工团、西南军区文工团、总政文工团工作,领唱过英雄战胜大渡河等歌曲。但因有到国民党部队教歌的经历,被认为不宜在总政工作,1953 年遣送回乡。他以为下放劳动一二年就可以返回北京,走时连行李都没有带全,一批宝贵的创作乐谱也寄存在朋友处,没想到竟是一去不归。那天,我从惠安县城出发,找到洛阳镇,又找到一条小巷。这巷小得仅容一人紧身通过,然后是一处破败的民房。前室只有三步深,墙上挂着他的一张遗像,供少数知情而又知音的人前来瞻仰,地上散乱地堆着一些他当年用过的农具。后室只能放下一张床,是他劳累一天后,挑
9、灯写歌的地方。参 观 完 旧 居 , 访 过 他 的 兄 嫂 , 我 坚 持 要 去 看 看 他 的 墓 。 村 里 人 说 , 从 没 有 外 地 人 , 更 没有 北 京 来 的 人 去 看 , 路 不 好 走 。 我 心 里 一 紧 , 就 更 想 去 会 一 会 那 颗 孤 独 的 灵 魂 。 我 们 步 行 从一 条 蜿 蜒 的 小 路 爬 上 一 个 山 包 , 再 左 行 , 又 是 一 条 更 窄 的 路 。 走 的 人 少 , 两 边 长 满 一 人 多 高的 野 草 , 一 种 大 朵 的 黄 花 夹 生 其 中 。 领 路 的 村 民 说 : “这 叫 臭 菊 , 到 处
10、 是 , 很 贱 的 一 种 花 , 常用 来 沤 肥 的 。 ”我 心 里 又 是 一 紧 , 更 多 了 一 分 惆 怅 。 大 家 在 齐 人 深 的 野 草 和 臭 菊 中 觅 路 , 谁 也不 说 话 。 转 过 一 个 小 坡 , 爬 上 一 个 山 坳 , 终 于 出 现 一 座 孤 坟 。 浅 浅 的 土 堆 , 前 面 有 一 块 石 碑 ,上 书 吴 文 季 之 墓 , 并 有 一 行 字 : “他 一 生 坎 坷 , 却 始 终 为 自 由 而 歌 唱 ”。 我 就 地 采 了 一 大 把 各 色的 野 花 , 中 间 裹 了 一 大 朵 正 怒 放 的 臭 菊 , 献
11、在 他 的 墓 前 , 深 深 地 鞠 了 一 躬 。 两 旁 松 柏 肃 然 ,世 界 很 静 。 我 想 陪 这 个 土 堆 里 的 人 坐 一 会 儿 , 他 绝 不 会 想 到 有 这 样 一 个 远 方 的 陌 生 人 来 与 他心 灵 对 话 。 他 整 理 的 那 首 情 歌 是 在 1944 年 左 右 , 到 现 在 已 经 60 多 年 , 那 是 他 精 神 世 界 中 最 明媚 、 灿 烂 的 时 刻 , 他 孤 寂 地 躺 在 这 里 是 1966 年 , 也 已 半 个 世 纪 。 他 长 眠 后 的 岁 月 里 , 回 忆 最多 的 一 定 是 在 康 定 的 日
12、 子 。 那 强 壮 的 康 巴 汉 子 、 多 情 的 藏 族 姑 娘 , 那 激 烈 的 赛 马 、 跳 舞 、 歌唱 、 狂 欢 的 场 面 。 这 是 他 一 生 中 最 美 好 的 一 瞬 。我在墓边坐着,远处有一座小山,我问叫什么山,陪同的人说不出具体的名字,倒讲了一个曾在山那边发生的著名的“陈三五娘”故事。穷文人陈三,元宵灯会上与富家女子黄五娘邂逅,互相爱慕。黄父却贪财爱势,将五娘允婚他人。陈三便和五娘私奔,找到了4自己的幸福。讲故事者说,他们私奔的路线就是从那个山后转过来,一直朝这边,朝吴的墓地走来。吴文季在这里长大,又酷爱民间音乐,他一定看过这出戏。也许,他在这凄冷的墓里,还
13、在一遍一遍地回味着这个故事。吴文季所留资料甚少。他在总政文工团大约有一位女友。离京时,他的衣物、书籍、特别是一些乐谱资料还寄存在她处。但对方的回信渐写渐少,最后终于音断讯绝。这大约是我们知道的他一生中唯一享受过的一丝的爱,像早春里吹过的一缕暖风,然后又复归消失。山上的风大,不可久留,我起身下山,对地方上的朋友说:“墓碑上的那句话应改为:他终身为爱情而歌唱,却没有得到过爱。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以“你怎么就是得不到爱”为标题,感情强烈,充满疑问,自然引出了文眼“悲凉的空茫” ,然后转入对吴文季身世的探寻。B文章开头写到吴文季采写溜溜调的历史,
14、以溜溜调改编后的康定情歌一唱世人惊叹,来反衬采集美的人却被世人遗忘之憾。C作者描写去吴文季墓的路上的环境,小路蜿蜒、行走困难,野草很高,突出了墓地的荒凉,少人来访以及吴文季死后的孤独。D本文夹叙夹议,思想深刻,富有哲理,通过回顾被人遗忘的歌者吴文季的坎坷一生,表现出对历史的审视和对世态炎凉的感伤。5作者行文善于运用伏笔照应,请从文中找出一组相关句子并进行赏析。(6 分)6文中插说“陈三五娘” ,补写“吴文季大约有一位女友”的事情,有什么作用?(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
15、局最新数据,60 周岁及以上人口 24090 万人,占总人口的 173%,其中 65 周岁及以上人口 15831 万人,占总人口的 114。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10,或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5目前,养老产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产业,是随着财富阶层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为满足这样一些人群的需求而出现的新兴产业;是指为有养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提供特殊商品、设施以及服务,满足有养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具有同类属性的行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产业集合;是依托第一、第二和传统的第三产业派
16、生出来的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福利性和高赢利性。中国养老产业已经形成养老金融业、养老用品业、养老服务业和养老房地产业四大板块相互融合的态势。其中养老金融业是核心板块。根据测算,中国目前 30 到 59 岁的潜在老龄金融服务对象约有 6 亿左右,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材料二:在中国第一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中明确指出,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初期,而中国式的老龄化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其独特之处。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中国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虽然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洲相比,中国老龄化问题出现时间不长,但近几年大有愈演愈
17、烈趋势,一方面中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同时由于中国实行的相关政策,导致年轻人口增长速度一直低于自然增长速度,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很多人称之为“银发浪潮”或是“人口海啸” ,中国老龄化问题已经引发全球关注。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 100 多年,如法国用了 115 年,瑞士用了 85 年,英国用了 80 年,美国用了 60 年,而我国只用了 18 年(19811999 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材料三:从事老年社会工作多年的郭苹分析称,目前我国老人在养老方面主要面临三大难题。1缺乏生活照料。目前,农村和中小城市有许多年轻人离家去大城
18、市打拼,出国工作、6定居的也不少,导致部分老人缺乏生活照料,尤其生病时获得的照顾不够。对于高龄空巢、失独、失能老人来说,生活照料的需求日益突出,一旦生病或跌倒,都没人送他们去医院,替他们挂号、拿药,这是最现实的困难。2缺乏精神慰藉。老人常出现孤独、寂寞、失落、无助、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精神慰藉需求突出。目前,我国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年轻人大都不跟老人同住,又因工作忙不经常探望,不少老人每天守着电视过日子,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3贫困家庭失能、半失能老人缺乏照顾。面对低收入家庭的完全不能自理以及半自理老人的养老问题,子女往往无能为力。六成老人表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但家庭收入往往连北京最偏远、最便宜
19、的养老院都住不起。当被问及“如果政府给予补贴,是否愿意入住养老院”时,超过八成老人表示愿意。7下列对关于 20082017 年中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统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严重超标,2008 年前中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B十年来中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一直呈递增态势,并在 2017 年达到最高。C十年间中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同比增速除 2010 年外,其他年份均增长缓慢。D十年来中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大有愈演愈烈之势。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通过中国同其他国家老龄化进程所用时间对
20、比,可知中国老龄化速度还在加快,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B比起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用时,我国只用了 18 年,这固然有人均寿命提高的因素,但国家政策的影响似乎更大。C我国老人养老方面一大难题是精神慰藉需求突出,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大都不跟老人同住,又因工作忙不经常探望。D调查发现,若政府补助,超过八成老人表示愿意入住养老院,可以看出,多数老年人主观上愿意进入养老院养老。9怎样才能有效改善我国老年人在养老方面面临的困境?请结合材料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范泰,字伯伦,顺阳山阴人也。父宁
21、,豫章太守。荆州刺史王忱,泰外弟也,请为天门太守。忱嗜酒,醉辄累旬,及醒,则俨然端肃。泰谓忱曰:“酒虽会性,忱所以伤生。7游处以来,常欲有以相戒,当卿沈湎,措言莫由,及今之遇,又无假陈说。忱嗟叹久之,曰:“见规者众矣,未有若此者也。 ”召泰为骠骑谘议参军,迁中书侍郎。时会稽王世子元显专权,内外百官请假,不复表闻,唯签元显而已。泰建言以为非宜,元显不纳。父忧去职,袭爵阳遂乡侯。后出为东阳太守。卢循之难,泰预发兵千人,开仓给禀,高祖加泰振武将军。高祖还彭城,与共登城,泰有足疾,特命乘舆。泰好酒,不拘小节,通率任心,虽在公坐,不异私室,高祖甚赏爱之。然拙于为治,故不得在政事之官。高祖受命,拜金紫光禄
22、大夫,加散骑常侍。明年,议建国学,以泰领国子祭酒。时言事者多以钱货减少,国用不足,欲悉市民铜,更造五铢钱。谏曰:臣闻治国若烹小鲜,拯敝莫若务本。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未有民贫而国富本不足而末有佘者也今毁必资之器而为无施之钱于货则功不补劳在用则君民俱困校之以实,损多益少。景平初,加位特进。明年,致仕,解国子祭酒。少帝在位,多诸愆失,上封事极谏。少帝虽不能纳,亦不加谴。元嘉二年,表贺元正,并陈旱灾,泰诸子禁之,表竞不奏。三年,上以泰先朝旧臣,恩礼甚重,以有脚疾,起居艰难,宴见之日,特听乘舆到坐。累陈时事,上每优容之。其年秋,旱蝗,又上表。泰博览篇籍,好为文章,爱奖后生,孜孜无倦。撰古今善言二十四篇及文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青岛 经济开发区 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