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2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精练(含解析).doc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2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精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2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精练(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一、选择题(本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1陈寅恪说:“六朝(229589 年)人最重家讳,而之 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 ”他认为虽不能详知其原因,但与宗教信仰有关。由此可知( )A六朝人对道教的信仰具有隐秘性B选取与宗教相关的名字成为时尚C儒家伦理思想对士族的影响减弱D儒、道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调和解析:根据材料“之 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 ,不避讳“之” ,父子同字,冲击着封建礼教, “道”体现了道家的信仰,体现的是道教传统的一种冲击、调和,故 D 项正确。答案:D2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 “
2、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这一制度( )A造成了国家户籍制度的混乱B使得均田制得到进一步推广C使政府脱离了对门阀的依赖D瓦解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力量解析:通过“清查大量被私门 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可以对那些士族门阀有一定程度的削弱,打击其经济力量,故 D 项正确。答案:D3秦始皇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 ;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 )A法家思想的兴衰B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C统治者个人喜好2D儒家
3、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解析:秦朝以法为教,汉武帝以后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为儒家思想,故 A 项错误;历代选官标准的变化受到统治者、国家政治团体实力对比、统治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儒家核心价值观形成于春秋时期,故D 项错误。答案:B4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要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解析:材料中呈现的是刺史汇报工作的机构的变化:由尚书省到当道节度观察使的转变,说明节度使的
4、权力扩大,故 C 项正确。答案:C5据全唐文载,歙州祁门县, “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置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 ”由此可见唐代( )A经济重心已经呈现南移的趋势B某些经济作物已出现专业化生产C经济作物种植已主导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传播到江南解析:材料信息只表明这一地区的茶叶的种植情况,说明不了经济重心呈现南移的趋势,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唐代某些经济作物已出现专业化生产,故 B 项正确;材料信息只表明这一地区的茶叶种植情况,说明不了经济作物种植已主导农业生产,也没有说明是如何进行种植的,故 C、D 两项错误。答案:B6有
5、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 1 443 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如下:入仕途径科举制入仕胥吏出职等杂色入仕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门荫入仕入仕途径不详3人数 540 344 162 92 306比例 37% 24% 11% 7% 21%这说明 ( )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解析:由表格可知, 新唐书列传中 1 443 名官员的来源比较复杂,说明唐代政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科举制入仕的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文官政治”的特色在唐代不明显,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由表格可知,门荫入仕的占 7%,因此门阀制度没有彻底被科举制度取代,故
6、B 项错误;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材料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答案:C7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 ( )A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B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C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D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解析:从材料“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可知,政事堂主持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内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答案:C8宋代开
7、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屡出现诉讼纠纷缘由在于“衷私妄写文契”,建议朝廷下令“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 。该建议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崇宁三年干脆下令“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 。这表明宋代 ( )A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B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4C力图对庄宅交易进行国家干预D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解析: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是从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就已经出现,故 A 项错误;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错误,因为汉代就出现了官方契约,故 B 项错误;“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表明政府对庄宅交易进行干预,故 C 项正确;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
8、地兼并材料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答案:C9南宋时期,商品价格由行户、行头、官府三方制定,将商品质量分为精、次、粗三等,然后按照质量等级确定商品价格,最后将制定好的价格记录在案写成状文,报送专门管理价格的部门备案。这表明当时 (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C官府操纵商品价格D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监管解析:材料表明,南宋时期,商品价格的制定需要官府参与,并且政府设有专门的物价管理部门,这体现了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监管,故 D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排除 A 项;商品价格由“行户、行头、官府三方制定”可知,B、C 两项错误。答案:D10 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高分 二轮 复习 中华文明 成熟 繁荣 魏晋 隋唐 宋元 精练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