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2物质的密度教案(新版)教科版.doc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2物质的密度教案(新版)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2物质的密度教案(新版)教科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2.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密度的概念;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3.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
2、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2.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以及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二、教学难点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以及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在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中,一位藏友把一件锈迹斑的“青铜器”交给专家鉴定,专家用手一掂就说这是一件仿品,藏友反驳道:“我这件宝贝的铭文、锈色都与青铜器特征相符,您怎么就判断它是一件仿品呢?”专家拿起这件“青铜器”说:“青铜
3、器有这么轻吗?”原来他是根据密度知识来鉴别的。本节将带领大家了解物质的密度。教学活动本节分为两个教学板块:(1)认识密度;(2)密度的应用。一、认识密度“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今后学习液体压强、浮力以及高中气态方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密度”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比较抽象、比较难懂的概念。初二学生由于对此概念弄不清楚,影响了以后有关内容的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密度概念,教材设计了对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实验探究,使学生经历“密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1.制定计划,进行探究收集日常生活中体积不相同的不同物质比较容易,所以小聪制定了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进行探究。在制定计
4、划时,需要教师引导。首先让学生思考:铁块和木头谁重?怎么比较铁块和木头谁重?由此引导学生得到用天平、刻度尺和量筒测量这些小物品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 1cm3 物体的质量的设计方案。然后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探究。对于小物体的体积,学会使用量筒是学生继续探究的前提。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课本 116 页,学习量筒的使用方法。2.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每个小组的测量结果数据量少,总结不出规律。必需汇总各小组数据,填入课本 117页表中,才能显示出规律性的结论:1 立方厘米质量相同的物体都是由相同的材料组成的。对这个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1cm3 物体的质量”有什么意义?应使学生悟出“1cm3 物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物理 上册 62 物质 密度 教案 新版 教科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