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 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 12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D-2 C-12 N-14 O-16 S-32 Cl-35.51.化学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SO2可以用来漂白纸浆、丝、毛、草帽辫等B. 为使鲜花保鲜,可在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C. 医药工业上,常以葡萄糖为工业原料合成补钙、补锌药物D. 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但目前主要用于尖端领域,因为钛在自然界中储量少【答案】D【解析】【详解】A. SO 2有漂白性,可以用来漂白纸浆、丝、毛、草帽辫等,故正确;B. 乙烯可以催熟鲜花,高锰酸钾可以氧
2、化乙烯,所以在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为使鲜花保鲜可以起到保鲜的作用,故正确;C. 医药工业上,常以葡萄糖为工业原料合成葡萄糖酸钙或葡萄糖酸锌等补钙、补锌药物,故正确;D. 钛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少,但钛的冶炼技术还未获得突破,其指标或冶炼成本远高于铁或铝,故错误。故选 D。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8g D2O 含有的电子数为 10 NAB. S2和 S8的混合物共 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 0.2NAC. 12g 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 2NAD. 在标准状况下,22.4L SO 3所含分子数目为 NA【答案】B【解析】【详解
3、】A. 18g D2O 的物质的量为 18g20g/mol=0.9mol,每个分子含有 10 个电子,所以含有的电子数为 9NA,故错误;B. S2和 S8的混合物共 6.4g,其中所含硫原子物质的量为 6.4g32g/mol=0.2mol,原子数为- 2 -0.2NA,故正确;C. 12g 石墨烯中含有 1mol 碳原子,每个碳原子被 3 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六元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2 个,所以 1mol 碳原子形成的六元环为 0.5mol,个数为 0.5NA,故错误;D. 在标准状况下, SO 3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 22.4L 三氧化硫不是 1mol,个数不是
4、 1NA,故错误。故选 B。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所选玻璃仪器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 所选玻璃仪器A 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B 用碱石灰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并收集氢气 洗气瓶、导气管、集气瓶C 用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测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烧杯、玻璃棒、温度计D 配制 480mL 0.5mol/L CuSO4溶液烧杯、玻璃棒、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苯和四氯化碳互溶,应用蒸馏的方法,使用的仪器为蒸馏烧瓶和冷凝管等,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故错误;B. 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所以可以用其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5、,因为碱石灰为固体,应选用干燥管而不是洗气瓶,故错误;C. 醋酸为弱酸,用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测中和热,测得的热量数值会变小,故错误;D.没有 480mL 的容量瓶,应选用 500mL,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硫酸铜或胆矾的质量,在烧杯中进行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然后用玻璃棒引入容量瓶中,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向容量瓶中加水,最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液体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所以使用的仪器正确,故正确。故选 D。- 3 -【点睛】掌握物质分离的方法和使用仪器,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的方法,使用漏斗和烧杯等,分离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使用分液漏斗和烧杯等,分离互
6、溶的液体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使用蒸馏烧瓶和冷凝管和酒精灯等。4.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甲为单质,乙为 O2,且甲可以与 NaOH 溶液反应放出 H2,则丙不一定是两性氧化物B. 若甲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戊为碱,则丙生成戊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若甲为硫磺燃烧产物,丁为水,则戊的浓溶液不可用于干燥甲D. 若甲为浓盐酸,乙为 MnO2,则戊可能使品红褪色【答案】C【解析】【详解】A. 若甲为单质,乙为 O2,且甲可以与 NaOH 溶液反应放出 H2,所以甲可能是铝或硅,丙为氧化铝或二氧
7、化硅,则丙不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故正确;B. 若甲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为金属钠,且戊为碱,则戊为氢氧化钠,乙可能为氧气,丙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C. 若甲为硫磺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硫,丁为水,则乙为氧气,丙为三氧化硫,戊为硫酸,浓硫酸能干燥二氧化硫。故错误;D. 若甲为浓盐酸,乙为 MnO2,丙为氯气,氯气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能使品红褪色,故正确。故选 C。5.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日本科学家下修村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分
8、享了 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经研究发现 GFP 中的生色基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GFP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4 -A. 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B. 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C. 1mol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 7mol 碳碳双键D. 该有机物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共平面【答案】B【解析】【详解】A. 该有机物含有氧和氮元素,不属于烃,不属于芳香烃,故错误;B. 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羰基,酚羟基,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故正确;C. 1mol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 1mol 碳碳双键,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错误;D. 该有机物中含有形成 4 个单键的碳原子,所以不可
9、能所有原子都共平面,故错误。故选 B。【点睛】掌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特点和性质、空间结构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苯环不含碳碳双键。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或消去反应等。6.如图是一种新型高温可充电电池(电池活性物质为 Na 和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电时石墨 b 上发生的反应为: 2Na xS2e =Na2SxB. 充电时石墨 a 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C. 可将装置中的固体电解质改成 NaCl 溶液D. 放电时,电子由石墨 b 经固体电解质向石墨 a 迁移【答案】A【解析】- 5 -【详解】A. 放电时钠在负极上反应,所以石墨 a 为负极,石墨 b 为
10、正极,硫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 2Na xS2e =Na2Sx,故正确;B. 充电时石墨 a 做阴极,应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故错误;C. 因为钠容易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 NaCl 溶液,故错误;D. 放电时,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故错误。故选 A。【点睛】掌握原电池中的正负极的判断和电解池的阴阳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的书写,负极和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和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或阳极流出,经过导线流向正极或阴极。电子不能在溶液中通过。7.常温下,用 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 0.01mol/L 的 KCl、K 2C2O4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象如图所示(不考虑 C2O42
11、-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Ksp(Ag2C2O4)的数量级为 10-7B. n 点表示 AgCl 的不饱和溶液C. Ag2C2O4+2Cl- 2AgCl+C2O42-的平衡常数为 10904D. 向 c(Cl-)=c(C2O42-)的混合液中滴入 AgNO3溶液时,先生成 Ag 2C2O4沉淀【答案】C【解析】【详解】A. K sp(Ag2C2O4)=c2(Ag+)c(C2O42-)=(10-4)210-2.46=10-10.46,故错误;B. 在 n 点,c (Ag +)大于平衡时的浓度,则 n 点的 Qc(AgCl)K sp(AgCl),为氯化银的过饱和溶液,故错误;C.在图象上找
12、到银离子浓度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对应的银离子浓度相等,则 Ag 2C2O4+2Cl-2AgCl+C2O42-的平衡常数为 c(C2O42-)/c(Cl-)=(10 -2.46)/(10 -5.75)=10 904 ,故正确;D.在图象上找到 c(Cl-)=c(C2O42-)的点,则可以看到对应的银离子浓度的关系,生成氯化银时银离子浓度大于生成 Ag2C2O4时的银离子浓度,所以先生成 Ag2C2O4沉淀,故错误; - 6 -故选 C。【点睛】掌握溶液中的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和表达式,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与溶度积的关系,确定是否有沉淀生成。8.无水 SnCl4用作媒染剂和有机氯化催化剂,一种用熔融的
13、金属锡(熔点 239.1)和氯气反应制备无水 SnCl 4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无水 SnCl4是无色易流动的液体, 熔点33,沸点 114.1,遇潮湿的空气易水解产生白烟。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 Q 的名称是_。实验开始时,和两处酒精喷灯,应先点燃_处。(2)干燥管的作用是_。若撤除该干燥管,则收集的产品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是_(填化学式) 。(3)装置采用油浴加热,曲颈甑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若去掉装置,曲颈甑中可能发生的主要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一个)。(5)若收集的 SnCl4产品中溶有 Cl2,则可采取下列_(填字母)措施加以除去。A加 NaO
14、H 溶液萃取、分液 B加入足量 Sn,再加热蒸馏 C加入 KI 冷凝过滤(6)发生装置中仪器的配置可能导致空气污染,改进办法是_。【答案】 (1). 直形冷凝管 (2). (3). 吸收多余 Cl2,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锥形瓶,造成 SnCl4水解 (4). SnO2xH2O (或 SnO2或 Sn(OH)4等合理就给分) (5). Sn+2Cl2 SnCl4 (6). 浓硫酸(浓 H2SO4不给分) (7). Sn+2HCl SnCl2+H2或 SnCl2+Cl2=SnCl4 (8). B (9). 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避- 7 -免 Cl2逸出)【解析】【分析】用二氧化锰
15、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分别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去,然后在油浴下锡和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锌,并蒸馏,最后用碱石灰吸收多余的氯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防止四氯化锡水解。【详解】 (1)根据仪器的结构分析,仪器 Q 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因为四氯化锡容易水解,且金属锡能与氧气反应,所以先产生氯气,用氯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所以实验开始时,和两处酒精喷灯,应先点燃处。(2)氯气有毒,四氯化锡容易水解,所以不能接触水蒸气,所以干燥管的作用是吸收多余 Cl2,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锥形瓶,造成 SnCl4水解。若撤除该干燥管,则四氯化锡水解生成氧化锡和氯化氢,则收集的
16、产品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是 SnO2xH2O (或SnO2或 Sn(OH)4等) 。(3)装置采用油浴加热,锡和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锡,曲颈甑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n+2Cl2 SnCl4。(4)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和氯气和水,产生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氯化锡遇到水发生水解反应,锡和氯化氢反应,所以二者都要除去,装置中盛放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装置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若去掉装置,曲颈甑中可能发生的主要副反应为锡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氯化锡和氢气,二氯化锡和氯气继续反应生成四氯化锡,方程式为:Sn+2HCl SnCl2+H2,SnCl 2+Cl2=SnCl4。(5)若收集
17、的 SnCl4产品中溶有 Cl2,因为四氯化锡容易水解,所以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碘单质,增加了杂质,故不能使用,可以用足量的锡,再加热蒸馏,故选 B。(6)发生装置中可以产生氯气,可能会从长颈漏斗逸出,所以可以换成分液漏斗。9.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 FeO 和 Cr2O3,含有 Al2O3、SiO 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原料红矾钠(主要成分 Na2Cr2O72H2O),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8 -查阅资料得知: 常温下,NaBiO 3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 Cr3+转化为 CrO42 。 金属离子 Fe3+ Al3+ Cr3+ Fe2+
18、Bi3+开始沉淀的 pH 2.7 3.4 5.0 7.5 0.7沉淀完全的 pH 3.7 4.9 5.9 9.7 4.5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之前先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2)步骤加的试剂为_,此时溶液 pH 要调到 5 的目的_ 。(3)写出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4)中酸化是使 CrO42 转化为 Cr2O7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将溶液 H 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红矾钠粗晶体,精制红矾钠粗晶体需要采用的操作是_(填操作名称)。(6)取一定质量的固体 D 溶解于 200mL 的硫酸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5mol/L 的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荆门市 龙泉 中学 2019 届高三 化学 学期 12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