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南省新乡市 2019 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0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 I 卷 (选择题 共 140 分)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绘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目要求的。“睡城”也称“卧城” ,主要指大城市周边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人口虽然大量入住,但是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赶往市中心。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是我国众多 “睡城”中的典型代表。
2、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 。下图为燕赵相对位置示意图,图中箭头及数字表示京漂族每天上班的方向及平均距离。读图,完成 1-3 题1.燕郊成为“睡城” ,其原因有房价相对较低 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较近工资水平离 交通便利A. B.c. D.2.京漂族的“潮汐式”流动对北京交通的影响有8,00 以前的一段时间燕郊通往北京的道路易拥堵 8,00 以前的一段时间北京通往燕郊 的道路易拥堵 17,00 以后的一段时间燕郊通往北京的道路易拥培 17,00 以后的一段 时间北京通往燕郊的道路易拥堵A B. c. D.3. 人口“潮汐式”流动会给北京带来一系列的
3、问题,下列有利于缓解这些 问题的措施是A 在北京与燕郊之间增建高速公路 B.北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C.在北京及燕郊地区大量增建住宅区D.燕郊及附近地区承接北京转移的部分产业在 2017 年 3 月 18 日这一天午后,丹麦风力发电量为 3551 兆瓦,而当时丹麦全国的电力需求为 3452 兆瓦 风也比例超过了 100.%,多余的电 力向挪威、瑞典出口丹麦拥有全球最丰富 、 最完整的风电产业链。 读图,完成 4-6 题- 2 -4. 推测丹麦大规模发展风电产业的原因是风力资源丰富 风力发电成本低于常规能源 常规能源储量不足 风能属于清洁 可再生资源A. B. c. D. 5.丹麦利
4、用风力发电,风机的受风面多朝向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6. 与丹麦相比,中国青藏地区发展风电产业的劣势是A. 风力资源贫乏,距电力消费市场远 B. 风力资源贫乏,土地资源短缺c.基础设施差 距电力消费市场远 D. 土地资源匮乏 基础设施较差读某区域图,完成 7- 9 题7. 图中的海城属于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大西洋 D. 北冰洋8. 图中 M、N 两地气温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形、纬度 B.地形、大气环流C.海陆、纬度 D.海陆、大气环流- 3 -9. 该区域全年大风日数多,风力强,其原因是A. 海拔高,盛行下沉气流B. 海洋广阔,多
5、台风c.纬度高,地转偏向力大D.气压梯度力大, 地表摩擦力小下图为我国某地同一个月 1 日和 28 日两日太阳视运动线路图(图示时间为地方时) 。读图,完成 10-11 题。10.该月可能是A.2 月 B.5 月 C.8 月 D.11 月11、该日从 1 日到 28 日,该地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B.日落方位逐渐向南偏移 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日出方位逐渐向南偏移第 II 卷 ( 非选择题 共 160 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 -41 题 第 42-47 为必考 II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 43 题 第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 阅读
6、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 、古 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土库受斯坦和阿富汗相邻 , 3/4 的土地是草地 、沙漠和半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和中亚重要的番茄 、萄萄、西瓜 等瓜果、蔬菜产地,乌兹别克斯坦有 2650 万公顷的沙漠牧场,畜牧业以生产羔羊皮 、羊毛、 肉为主,所产的羔羊皮驰名于世 ,居民对肉、奶等畜产品加工品有特殊的消费偏好,但本国 生产难以满足需求 乌兹别克斯坦的 工业集中于加工农业原料和为农业提供设备和材料 , 食品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4 -(1)乌兹别克斯坦常被称为“双重内陆国” 说明其原因.(4 分(2)图中威海是乌兹别克斯坦最
7、大的湖泊,近几十年来面积急剧萎缩,试分析其萎缩的主要 原因. (6 分(3)简述乌兹别克斯坦种植瓜果、蔬菜的有利自然条件 .(6 分)(4)有人认为乌兹别克斯坦应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增加出口创汇,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8 分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板块运动引起地表隆起或 凹陷,形成高原或盆地, 在隆起的高原上,通过流水不断侵蚀 和搬运,导放河谷发育,随着流水下切、侧蚀,河谷不断加深、展宽 下图为某河谷地形图,闺中 T1 、T2、T3、T4是不同地质时期流水沉积的鹅卵石石 (1)说明图中鹅卵石的形成过程.(8 分)(2)推测河流向, 以上剖面没有鹅卵石分布可能 的原因.(
8、8 分)(3)列举该河谷“V”形剖面原先所属的岩土层消失后在河 流中下游形成的地貌。 (6 分)考生从 2 道地理选考题、3 道历史选考题中,可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3. 地理一一选修 3:旅游地理)10 分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附近地区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图 该地交通发达,形成了稠密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网,南部为亚热带山区,森林资源丰富,花岗岩地貌广布,人工湖泊众多。北部为平原,河流湿地分布较广,是我国稻麦农业景观交错区之一,以城市为中心的近地旅游,是近些年兴起的新型旅游方式,该城市居民周末近地旅游的出行率远大于长途旅游。在近地旅游中,自助游和互助游的比例大于跟团旅游(1)
9、分析该城市近地旅游的出行率大于长途旅游的原因。 (6 分(2)从安全角度提出规避自助游和 互助游发生危险的措施.(4 分43.(1)附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居民周末休闲的时间短,旅游目的地近,可节省时间和旅行费用;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工具的选择性多,出行和回程时间灵活。(6 分)- 5 -(2)提前了解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预测和防范可能发生的意外;注意交通安全;了解当地生物的特性,防止有害生物的侵袭;了解相关地质、地貌、水文等知识,回避各种自然灾害。(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答出两点,4 分)44.地理一一选修 6:环填保护 10 分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药 、废料、治病菌
10、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土壤 、湖泊 、河流 、地下水、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 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尤其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最大 指出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物来源及防治措施44来源: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农膜残留、农作物秸秆、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污水等。防治措施:进行循环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数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广泛宣传教育,营造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氛围。【解析】试题分析: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
11、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防治措施可以从加强排污管理方面,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方面来分析,也可以加大科技的投入,促进污染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排污数量等。【考点定位】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物来源及防治措施。新乡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参考答案1.B 2.D 3.D 4.A 5.B 6.C 7.B 8.A 9.D 10.A 11.C 12.C 13.B 14.D 15.C16.A17.D 1
12、8.C 19.B 20.A 21.C 22.B 23.D 24.D 25.C 26.B 27.B28.C 29.B 30.A31.D32.A 33.D 34.C 35.B36.(1)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本国属于内陆国,而且还被周边内陆国包围(即邻国也都是内陆国 家) ,所以被称为“双重内陆国” 。 (4 分)(2)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加剧;(2 分)人湖河流锡尔河、阿姆河沿岸农业发展及城市用水量大增,加上全 球气候变暖,高山冰川面积缩小,冰雪融水减少,导致人湖水量大幅减少。 (4 分)(3)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产品质量高;有阿姆河等河流带来丰富的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新乡市 2019 届高三 地理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