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请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将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9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m/s;C人的拇指宽度约为 10cm D初中生跑 100m 约需 8s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声音的音色不同,传播速度不同C声控开关是通过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D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色来识别乐器3.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属
2、于液化现象的是()4. 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所示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A轿车上 中兴 B轿车上 兴中C公交车上 中兴 D公交车上 兴中5. 小敏利用微信和朋友进行视频聊天,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敏从手机中听到的声音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小敏能分辨出朋友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D手机屏幕的画面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6. 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 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
3、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A蜻蜓身体上的露珠B北方冬夜窗玻璃上的冰花C游泳后刚上岸感觉特别冷D气温持续 0以下,冰雕逐渐变小2不会 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吃冰棒解热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C烧开水时冒“白气” 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7. 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60C甲物质在 4-6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8. 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
4、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C三个方面都相同 D三个方面都不同9. 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C只将平面镜绕 O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O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10. 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 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
5、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311. 如图所示,小明物理课学了视力矫正后,在家里做了以下探究活动,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把父亲佩戴的一副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像又变的清晰,则小明的父亲是()A近视眼,戴的是凹透镜 B近视眼,戴的是凸透镜C远视眼,戴的是凹透镜 D远视眼,戴的是凸透镜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
6、”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C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 直方向运动13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原路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到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的路程是 4kmB. 整个过程中,乙行驶的路程是 1kmC.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 4 倍D.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 2 倍14如图所示,两个宽度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台球框固定在水平面上,从两个框的长边同时沿与长边夹角相同的方
7、向、以相同的速度 v 发出小球 P 和 Q,小球与框碰撞情形与光反射情形相同(即小球与框碰撞前后运动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与框边夹角相同)摩擦不计,球与框碰撞的时间不计,则两球回到最初出发的框边的先后是()A两球同时回到出发框边 B P 球先回到出发框边C Q 球先回到出发框边 D因两台球框长度不同,故无法确定哪一个球先回到出发框边二、填空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空 1 分,共 32 分)15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 产生,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增加试管内的水量,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416梅园里的红梅等花儿开了,游客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
8、朵红梅花,原因是光的 现象,红梅花能反射 色光。17. 对甲、乙、丙三块晶体加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可能是同种物质,如果加热方式完全相同,则这两块晶体中 的质量较大。18.如图,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 (凸/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 以用来会聚太阳光烧水;而牙医利用口腔窥镜,可以看到牙齿在镜中所成 像(填“实”或“虚”)。19. 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 病情用的 B 超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属于超声波的应用的是 。20 “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一张图 4 所示的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
9、该 图片记录了在相等时间内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 纹,已知水的传播和蜻蜓的飞行都是匀速运动。根据图中弦 的形状和分布可知蜻蜓当时是向 (填“左”或“右”) 飞行的,且飞行速度比水波传播的速度 (快/慢)。21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800,碘的熔点为 113.7采用如右图所示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 。22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 M 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
10、在平镜面上。(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 AO 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 OB 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 (选填字母)。A光 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甲 乙 丙 图甲 图乙水碘锤5(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 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 AO 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 (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 (选填序号)。23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1
1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 O 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 1 和 1、2 和 24 和 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 度。24当你坐在正向南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上时,发现外边的树木向 运动,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你看到车外正下着竖直下落的大雨,外面刮的 (南/北)风。25身高 1.68 米的小明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无锡市 山区 2018 _2019 学年 年级 物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