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2019010301119.doc
《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201901030111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辉县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2019010301119.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辉县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上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52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下列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 B食必常饱,然后求美C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 D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韩非子“依法为本”中的“法”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A完全一致 B大同小异C正好相反 D互为补充3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旨在强调A知行合一 B本心即天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4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 ,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
3、、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5在希腊神话中,虽然神创造万物,一切却是为了人能在自然界存在与生活,神与人之间还有割舍不断的姻缘关系,繁衍出无比优秀的英雄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A民主思想 B理性主义思想C无神论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6美 国 历 史 学 家 罗 伯 兹 说 : “16 世 纪 早 期 , 一 场 深 重 的 危 机 令 西 方 基 督 教 世 界 大 为 震 动 。 它永 久 性 地 破 坏 了 旧 有 的 中 世 纪 信 仰 统 一 , 加 快 了 王 权 的 整 合 。”这 段 话 所 指 的 历 史 事 件 是A
4、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开 B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C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7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这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名言,其实质意义是A宣扬人虽脆弱但应很好的活着 B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C指明人是为思想而生存的事实 D提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8孟德斯鸠不太在意权力是被分成三种、四种还是五种,他更在意的是权力是否守法,是否受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孟德斯鸬A特别反对权力大于法 B注重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 2 -C是分权学说的创立者 D特别关注国家权力分配问题9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主权者
5、(个体的人)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物,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是公意社会。卢梭提到的“公意”是指A共同体的理性意志 B多数人的利益表示C主权者的集体诉求 D统治者的根本利益1016 世纪至 17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16 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17 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据材料可知A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B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C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中西方科技发展
6、方向不同11有学者认为,16 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直面的课题”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一是形成秩序的能力不再为士大夫独有,而是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一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二是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据此可知,这些知识分子A主张挽救瓦解的社会结构B质疑理学构建的纲纪伦常C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D萌生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1219 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A使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加快B
7、有助于限制君主专制思绪蔓延C有利于民众思想的解放D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13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义利观,有的秉承重“义”的义利观,同时倡导求“利” ;有的推崇通过“商战”来维护利权,进而维护“义” ;有的倾向通过兴办实业来求“利” ,实现富国强国。这些义利观A旨在宣扬中体西用的价值 B减少了社会变革的阻力C具有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 D冲击了传统的纲常伦理14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淫巧。 ”对张之洞这一说法分析错误的是 A主张维护儒家传统道德基础 B主张采用西方的机器C体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观点
8、D说明张之洞积极倡导变法改革15编写于 1914 年前后的浙江各县宣讲稿选粹 ,汇集了说国民常识 说世界大势释自由 说公德 、 说中国地理 、 释平等 、 劝宝爱国货 、 劝破除迷信等讲- 3 -稿。由此推知,宣讲活动旨在A破除封建传统礼教 B普及近代国家观念C增强民众科学意识 D推动乡村移风易俗16 “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 。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A中国的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发生重大变化B政府推行开明的文化政策C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的发展道
9、路D中国共产党的推动17在胡适看来,中国人在文化上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当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 。可见,胡适主张A反对传统,全盘实现文化西化 B中西结合,重构中国的新文化C坚守传统,抵制资产阶级文化 D中体西用,将西方文化中国化18有人说“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是对西方启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这里的“发展”主要指的是A反对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B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建立汉族统治的政权C主张国民一律平等D实行五权分立制度,推行社会革命19 “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
10、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 ”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20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 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 ”下列不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D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1关于毛泽东领导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探索,在许多中共党史教材都将之评价为“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结合起来的典范” 。 “革命的退却”的主要任务是A建立农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辉县市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二次 阶段性 考试 试题 2019010301119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