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研究2_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90124240.doc
《的研究2_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9012424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研究2_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90124240.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实验原理根据电火花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用公式计算就可以直接得出的物理量是( )时间间隔 位移 加速度 平均速度A B C D答案 B解析 数出点数 N,可知时间间隔为 0.02(N1) s,用毫米刻度尺测出点间距即为位移大小,要通过计算才能知道平均速度和加速度,B 项正确。2实验步骤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操作正确的是( )A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答案 B解析 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
2、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B 正确。3数据处理如图所示是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 4 条纸带,哪条纸带的加速度最大( )答案 A解析 4 条纸带的时间间隔相等,其中 C、D 两条纸带上的点间隔均匀,表明它们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0;A、B 两条纸带上的点间隔在不断增大,且 A 条纸带上的点相邻两间距之差较大,相等时间间隔速度变化较大,故纸带 A 的加速度最大。4实验注意事项本实验中,所用电源为 50 Hz 交流电,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
3、的是( )A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0 sB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8 sC每隔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0 sD每隔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8 s答案 A2解析 本实验用的电源为 50 Hz 的交流电,则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150s0.02 s,所以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有 5 个时间间隔,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A 正确, B 错误。每隔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有 6 个时间间隔,总间隔为 0.026 s0.12 s,C、D 错误。5平均速度
4、运动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 6 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 6 个点的第 1 点到第 6 点的距离为 18 cm,则( )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0.03 m/s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1.5 m/s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1.8 m/s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180 m/s答案 C解析 第 1 点到第 6 点的时间长度为 0.1 s,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平均速度为 1.8 m/s,C 正确。6瞬时速度(多选)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经过处理后的纸带,图中 O 为小车运动的起始点, A 为所选取的第一个计数点, O 点到 A 点之间有部分点不清晰,相邻两个计数点
5、之间有 4 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 50 Hz,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后可直接算出( )A从 O 点到 F 点运动的时间B从 A 点到 F 点运动的平均速度 vC C 点的瞬时速度 vCD G 点的瞬时速度 vG答案 BC解析 因为 O 到 A 点之间模糊不清,所以不知道两点之间有多少个计数点,故不能计算 O 到 F 的运动时间,A 错误;根据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 4 个点未画出,可以知道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 0.1 s,由此求出 A 到 F 的时间,再由 A 点到 F 点的位移,根据公式 可求出平均速度大小,故 B 正确;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该过程中v x t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得
6、C 点的瞬时速度,故 C 正确;根据纸带数据不能直接得出 G 点与下一个计数点的距离,因此无法直接求出 G 点速度大小,故 D 错误。7误差分析(多选)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 5 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答案 ACD3解析 选取计数点可以使相邻点间的间隔增大,在用直尺测量这些点间的间隔时,在一次测量绝对误差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相对误差较小,因此 A 正确;在实验中如果小车运动的
7、加速度过小,打出的点就很密,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测量的准确度会降低,因此小车运动的加速度适当大一些较好,如果小车的加速度控制较好,以能在 50 cm 长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 78 个计数点为宜,所以 B 错误;若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意味着适当增大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所以 D 正确;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甚至分辨不清的点是必要的,因此 C 正确。8实验注意事项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
8、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从纸带上不可能求出计数点 C 对应的速率C从纸带上可以求出计数点 B 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2 s答案 C解析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A 错误;根据 C 点为 B 与 D 的中间时刻点有 vC ,B 错误;同理,C 正确;由于xBD2T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没有画出,所以时间间隔为 0.1 s,D 错误。9实验注意事项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必估读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 _1 实验 探究 小车 速度 随时 变化 规律 课时 作业 新人 必修 120190124240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