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0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176.pptx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0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17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30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176.pptx(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点分层突破命题多维研析,第30讲,考纲要求,1.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1.背景 (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思想条件: 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间的矛盾加深。 (4)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 。 2.兴起:首先从 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 ”,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文艺复兴,赎罪券,考点一 宗教改革,知识回扣,德意志,九十五条论纲,3.主张 (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 高于教会权力。 4.实
2、质:是一场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5. 结果: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6. 影响 (1)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2)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国家权力,【构图解史】从“因行称义”到“因信称义”,【误区警示】正确认识宗教改革与基督教的关系 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烦琐的宗教仪式,并没有反对基督教,而是对基督教的发展与创新。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次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构图解史】宗教改革,史料一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
3、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皇,反对教权的政府。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核心探究,命题点 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宗教改革的主张与影响。主张虔诚信仰和阅读圣经。认为宗教改革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 (2)史料二阐释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的宗教权威。,史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恩典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
4、而不是因为人的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答案】诉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史料运用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答案】罗马教会主张要按照教会规定的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马丁路德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就能够赎罪,而不用靠教会、神职人员和烦琐的圣功。,2根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和罗马教会在灵魂得救的方式上的
5、主张有何不同。, 史论归纳 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 (1)“信仰得救”,彻底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 (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 (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 (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恶折磨、来世拯救和教会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1.背景 (1)经济基础:欧洲 进一步发展。 (2
6、)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 统治和教会压迫。 (3)政治基础: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4)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 (5)斗争武器: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 2.核心: ,即主张人自己思考,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3.内容 (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 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考点二 启蒙运动,知识回扣,封建专制,理性,民主和科学,(2)抨击 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 、自由和平等。 4.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天主教会,科学,君主立宪制,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律,5.影响 (1)对欧洲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
7、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 统治。 为法国 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对世界 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 的斗争。 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封建专制,大革命,民族独立,【概念辨析】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1)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图示识记】 启蒙运动的内容,【构图解史】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教材补遗】科学与启蒙运动的关系17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使人们意识到可以将“科学革命”的精神运用到人
8、文社会领域,能够凭理性的力量发现有关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法则,谋取世俗的幸福;他们以理性、宗教容忍和进步的观念向固守现状的旧观念发起冲击,反对一切禁锢思想和压制自由的教条和制度。,史料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主张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
9、的问题,只有服从。”,核心探究,命题点一 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 史料解读 史料从政治、经济、宗教三方面理解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表明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表明启蒙思想家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表明启蒙思想家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答案】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史料运用 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进行了重建。, 史论归纳 启蒙运动的四大特点 (1)从批判对象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伏尔泰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明确
10、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其共同的本质就是反对专制主义。伏尔泰以“天赋人权”反对教会作为第一等级的封建等级制度,卢梭用“社会契约论”对抗“君权神授”,都是对教权主义的批判。 (2)从批判方式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诉诸理性。启蒙思想家宣扬理性,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强大的反映。,(3)从批判领域看,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目的也是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 (4)从历史作用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作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说明了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社会契约论”和“
11、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运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史料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13 单元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及其 发展 30 宗教 改革 启蒙运动 课件 新人 201901184176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6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