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周考试卷201902220273.doc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周考试卷20190222027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周考试卷201902220273.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安徽省阜阳三中 20182019 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周考试卷(时间:90 分钟分值:100 分)第 I 卷(60 分)单项选择题 30 题,每题 2 分。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说文中说:“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 (注:人耕曰耕,牛耕曰犁。 )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古代先民早期使用的松土工具是耒耜B 牛耕在春秋时期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 早期“耕”的动力是人D 耜耕不能代表奴隶社会最高的生产水平2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市镇与明朝以前的城市相比,其主
2、要特点有多为商业中心 个别市镇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呈现专业化特色兼有政治、商业中心的双重功能A B C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草市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汉朝和唐朝前期对“市”的时间和规模都有限制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中后期,江南棉织业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4 唐六典记载:“凡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若铸得铜及白铁,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 ”材料反映出A 民营矿业可私自铸币以补充市场需求- 2 -B 市场上铸币金属的增多导致税制紊乱C 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D 私营矿业出现了雇佣关系5 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
3、,冬陶夏耕,自比于舜。 ”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 “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C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6史料记载:(江南) “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晋孝武帝年号,376396 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材料反映了江南的什么历史现象?A 农业技术先进 B 自然条件优越C 历代开发为其奠定了基础 D 社会环境相对安定7下列对工官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工官指的是历朝历代设立的专门管理社会上手工业生产的官员B 其产品是官家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无权享用C 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
4、技术的顶峰D 工官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未起到积极作用8明朝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同之处是( )A禁止中外一切贸易活动 B禁止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C都为防止倭寇的侵扰 D都长期实行9传统观点认为明代的釉上红彩为宣德朝(1426-1435 年)所首创。下图是 1964 年在南京明故官遗址出土并被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白地釉上红彩云龙纹盘(残片) 。考古专家认为盘上所绘的云龙纹是明代洪武朝景德镇官窑瓷的典型纹饰。据此推知,明代A 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彩瓷供宫廷使用 B 官窑已经能- 3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C 彩瓷和珐琅彩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 D 釉上红彩首创时间提前到洪武年间10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
5、南社会变迁里写到: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阂、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 “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 , “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 。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的缙绅,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双林镇:农业和手工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商邦、会馆对促进市镇发展作用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外来商人融入当地社会,基层社会关系变动A B C D 11宋人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
6、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古代计量单位,一般指一千钱)至万缗者。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草市”A是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B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C交易不受政府官吏的直接监管 D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12 (题文)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
7、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 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 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 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 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13盐引又称“盐钞” ,是古代的取盐凭证。 “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明代,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据此可知盐引- 4 -A 是政府控制食盐专营的手段 B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食盐市场C 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 D 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14随着冶铁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农具生产在宋代冶铁手工业中占有大宗。宋真宗时,知滨州吕韦简要求朝廷豁免农具税;宋神宗时,夷汉杂居的较
8、偏远地区,如因购买农具不方便,可以申请设置草市。据此可知A 草市作为最低层级的商品流通场所出现于宋朝B 对农具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的农本思想C 农具的大量推广促进宋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D 商业环境的宽松进一步推动宋代农具市场的发展15西汉初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促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是A “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B “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C “敢私铸铁器鬻(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D “国家置市易司,笼制百货”16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时有“扬一益二”之说。唐朝后期扬州更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促使扬州繁盛的原因
9、有处于内外交通枢纽地位 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 江南物产的主要集散地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A B C D17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5 -要原因是A 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 B 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C 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 D 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18隋制规定,自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百倾,少者三十倾;京官从一品至九品都给职分田,多者五倾,少者一倾;农民一夫一妇受露田一百二十亩;地主官僚的奴婢受田,按其地位高低限制在六十人到三百人之间,奴婢受田数量和
10、普通农民一样。这种均田制度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对地主官僚有利C 促进了隋朝经济的繁荣 D 加强了中央集权19唐朝中期,由于人口增殖,名门大户特权的破坏, “永业田不断扩大,可开发土地的减少,均田制难以再执行下去。到了宋朝,富民“召客为佃户” ,着佃的佃户即为给地主种田的佃农,富民和佃户构成了此时期的佃耕制。以下关于佃耕制说法正确的是A 是唐朝以来自然经济发展的结果 B 官田仍然是当时主要的占有形式C 形成土地买卖和转移的局面 D 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20桑弘羊为汉武帝施行平准法,没收了富商大贾囤积居奇之所得,认为“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
11、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按土地多少单一标准收税。由此可见,桑弘羊与雍正帝都A 实现了减轻税赋的目的 B 注意税赋征取的正义性C 废除了地主阶级的特权 D 无法切实解决财政困难21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 ,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A 推广精耕细作 B 推动社会转型 C 抑制土地兼并 D 改变地租形式2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6 -A 盐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阜阳市 第三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第三次 考试卷 201902220273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