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练习岳麓版必修220190222588.doc
《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练习岳麓版必修22019022258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练习岳麓版必修220190222588.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 , “根本原因”常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推广属于生产力方面的发展,故答案为 B。答案:B2商鞅变法后“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国有 B土地集体所有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商鞅变法规定土地私有,土地可以买卖,从而造成了土地兼并现象。答案:C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以实在田土均之,
2、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 ”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A均田制破坏 B土地兼并C赋税沉重 D重农抑商解析:用限定语突破法。由材料信息“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可知,它针对的是土地兼并问题,故 B 项正确。答案:B4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题干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 )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解析:均田制是把国家拥有的荒地分给农民,排除 A 项;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
3、“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等可知,均田制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B 项正确;C 项“完全取消”说法错误;均田制有具体的授田规定,排除 D 项。故答案2选 B 项。答案:B5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廛:chn,卖东西的店铺)。这一现象的积极意义在于 ( )A佃农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B佃农与地主的依附关系消失C佃农和市场发生联系,获得实际利益,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D佃农获得产品的完全支配权解析:材料反映了租佃制下农民的生产状况。租佃制下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甚至能和市场发生联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C6阅读材料,
4、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在租佃制下,佃农与作为地主的富民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土地制度的转型与农民身份地位的变化材料二 明清时期盛行一种新的租佃形式永佃制,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 “永远耕种” ,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
5、使用权。永佃权产生之后,地主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保证了佃农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永佃制一般规定地主无权撤佃,佃农有自由退佃的权利,但“不许自行转佃他人” 。所有者主体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权主体。永佃制度由于经济上的激励作用,在很多地区都得到了推行,政府对于这一制度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采取了鼓励的政策。摘编自王昉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土地租佃制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租佃制的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一
6、中“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得出农民负担沉重,逃亡现象严重;根据材料一中“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得出政府财政收入3锐减,改变赋税征收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地主兼并土地,均田制遭到破坏。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永佃制一般规定地主无权撤佃,佃农有自由退佃的权利”得出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的控制,提升了农民的法律地位;佃农获得了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根据材料二中“永佃权”得出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
7、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1)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负担沉重,逃亡现象严重;地主兼并土地,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财政收入锐减,改变赋税征收办法。(2)作用: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的控制,提升了农民的法律地位;佃农获得了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基础巩固1 诗经甫田中曾这样描述齐国当时的农业状况:“无田(din,佃,治理)甫田(tin)(大田),维莠(yu,杂草)骄骄。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战国时期战争频繁 B春秋时期出现了私田C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D诸子百家有轻农思想解析:本题考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古代 农耕 经济 土地 制度 练习 岳麓版 必修 220190222588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6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