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物理部分)第三篇主题2第十一单元波(1)课件.ppt
《浙江省中考科学(物理部分)第三篇主题2第十一单元波(1)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科学(物理部分)第三篇主题2第十一单元波(1)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十一单元 波(1),12018聊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D,2. 2018安徽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320
2、18温州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 )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人向平面镜靠近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解析】 平面镜内成的像总是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与平面镜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观察者的移动及像与镜间有无物体无关。,A,42017绍兴义乌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 )A轿车上 中兴 B轿车上 兴中C公交车上 中兴 D公交车上 兴中【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对称可知,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兴中”。,D,52018台州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
3、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解析】 点燃蜡烛A,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A的一侧,这样才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眼睛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只能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C,62018杭州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当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为_。(2)小金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的ON向后转动,在纸板F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_。请分析原因:_。(3)若使入
4、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40,不能,因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F转动后与E不在,同一平面内,120,【解析】 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为60,所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一、波 考点1 体会波的存在(a) 考点2 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a)声波、电磁波等的应用一般都属于波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二、声 考点1 理解声音发生的基本机理并能解释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 的(b) 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
5、,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如超声和次声)。 2声源振动,产生声波耳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震动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_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振动,大脑,考点2 理解声音的传播是一种振动形式的传播,利用气体、液 体和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b)声音的传播需要_,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_不能传声。 考点3 知道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在15时,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_,在固体中传播最_。,介质,真空,慢,快,考点4 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基本特性并能区分 (a) 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与
6、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 2对于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的振动_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_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_与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音色就不同,人对声音的感觉也就不一样。,幅度,远近,品质,考点5 能区分乐音和噪声,认识噪声的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 途径(b) 1能使人感觉轻松愉快的一类声音叫做乐音,往往使人烦躁不安的一类声音叫做噪声。 2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害健康,被列为国际公害。 3防止噪声的途径:可以在_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7、。,声源,考点6 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及其应用(a) 1我们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 2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测距(声呐);超声探索;医学诊断(B超)利用“B超”检查人体疾病等。 3次声波的应用:利用次声来预报风暴等自然灾害,还可以探测核爆炸,火箭发射等次声源的有关数据。,三、光 考点1 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何种物体是光源。知道光传播与声 音传播的区别。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a) 1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叫_。 2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_传播的。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射击瞄准等。 4光传播_介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光源,直线
8、,不需要,考点2 知道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自然界中最大的速度,其 大小为3108米/秒(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为_m/s_km/s。【注意】 光源必须是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反射的光不算。光沿直线传播必须是在同一种_中。,3108,3105,均匀物质,考点3 理解从实验推得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能根据光的反射 定律完成有关光路图(b) 1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_光会被物体表面_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现象举例:白亮污染(主要是指白天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引起的光污染);潜望镜的应用;通过平面镜观察其他物
9、体;倒影。,一部分,反射,3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_在_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的两侧;反射角_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注意】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这里不能说成“_等于_”,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即反射角的大小随着入射角的大小变化而变化。_:在光的反射现象中,若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得到的反射光线恰巧是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当我们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眼睛时,别人也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我们的眼睛,就是这个道理。,法线,同一平面,法线,等于,可逆,入射角,反射角,光路具有可逆性,考点4 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得出与光的反射定律之间
10、的联 系。理解虚像的物理意义。能直接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 虚像,找出物、像的对应关系(b) 1平面镜成像特点(1)正立、等大的_像。(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_。像的大小由物体的大小决定,只要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就不变,故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_。(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_。(5)像与物体左右相反、上下不变。总的来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具有对称性。,虚,大小相等,无关,距离相等,垂直,2实像和虚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为实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为虚像。 3平面镜成像作图平面镜成像作图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根据_;第二种方法
11、是根据_。(1)根据反射定律作图步骤:从光点S引出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分别作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即为光点S的像点S,如图所示。,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步骤:过光点S作平面镜的垂线(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截取点S,让点S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光点S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画出像点S(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如图 所示。 (3)作图时,光线要标明传播方向。光线和界面用 _表示,法线和反向延长线用_表示。,实线,虚线,【考点延伸】 生活中的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中考 科学 物理 部分 第三 主题 第十一 单元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