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成都外国语学校 2018-2019(下)高 2018 级入学考试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 2B 铅笔填涂。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黑色方框以内,否则答案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1-3 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从
2、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 ,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
3、体意识。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
4、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那么,如何有效和顺利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呢?关键是要处理好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根据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甚至对立的同一。这意味着,没有众多的存在着种种差异的国家,就不会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没有不同国- 2 -家的特殊利益,就不会形成人类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
5、。这意味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业已形成、人类整体利益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不能眼里只有自我的特殊利益而无视人类的共同利益,不能以自身特殊利益来损害人类共同利益。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种情况是,一些强权国家私利膨胀,常常以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或理由指手画脚,任性妄为,肆意破坏或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别的国家的核心利益。这实际上也是把狭隘的自我利益至上化、绝对化的强权主义的做法。(摘编自邱耕田哲学视阈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1 下列对文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形成的一种意识或思想。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
6、力来自于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C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反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比意识更重要。D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文章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践和意识的统一体,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和意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B 文章“没有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就不会形成人类的共同利益” ,说明一个国家追求自身特殊利益也就是追求人类共同利益。C 在论证方法上,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7、论而有据,论而有理,论而有力。D 文章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话题,按照“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的顺序逐层分析,论证过程十分严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客观和主观、实践和意识的统一体,先有客观现实后有主观认识,先有实践后有意识。B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C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是否有效果。D一些强权国家肆意破坏或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别的国家的核心利益,实际上是把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 -(二)文
8、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狗这一辈子刘亮程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了均不行。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吃了肉剥了皮。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时候却连自己都看守不住。活到一把子年纪,狗命便相对安全了,倒不是狗活出了什么经验。尽管一条老狗的见识,肯定会让一个走遍天下的人吃惊。狗却不会像人,年轻时咬出点名气,老了便可坐享其成。狗一老,再无人谋它脱毛的皮,更无人敢问津它多病的肉体,这时的狗很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世界已拿它没有办法,只好撒手,交给时间和命。一条熬出来的狗,熬到拴它的铁链朽了,不挣而断。养它
9、的主人也入暮年,明知这条狗再走不到哪里,就随它去吧。狗摇摇晃晃走出院门,四下里望望,是不是以前的村庄已看不清楚。狗在早年捡到过一根干骨头的沙沟梁转转;在早年恋过一条母狗的乱草滩转转;遇到早年咬过的人,远远避开,一副内疚的样子。其实被狗咬过的人,大都把仇恨记在主人身上,而主人又一古脑把责任全推到狗身上。一条狗随时都必须准备着承受一切。在乡下,家家门口拴一条狗,目的很明确:把门。人的门被狗把持,仿佛狗的家。来人并非找狗,却先要与狗较量一阵,等到终于见了主人,来时的心境已落了大半,想好的话语也吓得忘掉大半。狗的影子始终在眼前窜悠,答问间时闻狗吠,令来人惊魂不定。主人则可从容不迫,坐察其来意。这叫未与
10、人来先与狗往。有经验的主人听到狗叫,先不忙着出来,开个门缝往外瞧瞧。若是不想见的人,比如来借钱的,讨债的,寻仇的便装个没听见。狗自然咬得更起劲。来人朝院子里喊两声,自愧不如狗的嗓门大,也就缄默。狠狠踢一脚院门,骂声“狗养的” ,走了。若是非见不可的贵人,主人一趟子跑出来,打开狗,骂一句“瞎了狗眼了” ,狗自会没趣地躲开。稍慢一步又会挨棒子。狗挨打挨骂是常有的事,一条狗若因主人错怪便赌气不咬人,睁一眼闭一眼,那它的狗命也就不长了。一条称职的好狗,不得与其他任何一个外人混熟。在它的狗眼里,除主人之外的任何面孔都必须是陌生的、危险的,更不得与邻居家的狗相往来。人养了狗,狗就必须把所有爱和忠诚奉献给人
11、,而不应该给另一条狗。狗这一辈子像梦一样飘忽,没人知道狗是带着什么使命来到人世。人一睡着,村庄便成了狗的世界,喧嚣一天的人再无话可说,土地和人都乏了。此时狗语大作,狗的声音在夜空飘来荡去,将远远近近的村庄连在一起。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种声音,飘忽、神秘。莽原之上,明月之下,人们熟睡的躯体是听者,土墙和土墙的影子是听者,路是听者。年代久远的狗吠融入空气中,已经成寂静的一部分。在这众狗狺狺的夜晚,肯定有一条老狗,默不作声。它是黑夜的一部分,它在一个村- 4 -庄转悠到老,是村庄的一部分,它再无人可咬,因而也是人的一部分。这是条终于可以冥然入睡的狗,在人们久不再去的僻远路途,废弃多年的荒宅旧院,这条狗来
12、回地走动,眼中满是人们多年前的陈事旧影。(选自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第一句话是对狗这一辈子的高度概括,也是全文的总起;“不容易”三字揭示出了狗的命运,是文章的文眼所在。B第段写到狗命的安全,竟然是因为皮已脱毛、肉本多病成为了严重的废物而无人问津,获得相对安全,其颇具嘲讽的理由令人心酸。C文章通过大量的叙事来写狗的一生,不假议论,冷静客观的将动物的命运与人的沧桑叠化在一起,展现出了一个人类透视自身命运的独特窗口。D作者主要以拟人手法来写“狗这一辈子” ,并未简单地将“狗”作为驱遣情思的物象和工具,从而由衷地表达
13、出了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与尊重。5文章多次提到狗的“主人” ,从文本看, “主人”对狗的态度体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狗又是怎样的态度?请简要说明。 (5 分)6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说,一条老狗是“黑夜的一部分” ,是“村庄的一部分” ,也是“人的一部分” 。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些说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材料一: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形式,具有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在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唐中叶开始至晚清教育改制,书院延续了一千余年,形成了独具特
14、色的文化教育价值取向。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著名书院,担负着传承道统的使命,也是传统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虽然今天的书院似乎光彩不如从前,但它的历史使命并未结束,其影响力反而刚刚开始。(选自让传统书院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材料二:“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 ”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的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它曾声名远播,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资料显示,自唐代以来,衡州地区先后建了石鼓书院、邺侯书院和船山书院等 69 所书院。据衡阳市文物局局长吴建波介绍,为了
15、进一步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衡阳市把古书院作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编制了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将书院文- 5 -化纳入系统性保护工程。在对古书院加大修缮保护力度的基础上,衡阳市还进一步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将古书院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古老的书院记忆,正在潜移默化地催生着这座城市走向新的繁荣!(节选自古老书院正在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 ,有删改)材料三:时至今日,岳麓书院现有专职教师近 70 人,学生 300 余人,下设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系、哲学系,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今天的岳麓书院也以发展相关高层
16、次学术研究为要旨,从研究书院本身出发,逐渐扩展研究范围,在书院文化、湖湘文化经史子学等领域取得了种种成就,现拥有中国历史研究所等 10 个科研机构,并获得多个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 “大约占了湖南大学总成果的三分之一”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肖永明说。“书院是我们独特的文化学术资源,必须充分地进行挖掘和发挥。 ”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说。他目前在做的,是对现存书院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在他看来已是“迫在眉睫”之事。据初步统计,现存书院文献至少在 1500 种以上,散落各处,大量不为人知或损毁严重。近十几年来,虽然书院研究有日渐兴盛之势,但尚不够深入全面,也与目前所见书院文献资料
17、并不丰富有关。于是,他带领团队花费数年时间,前往全国各地及海外,搜集文献底本,以影印和点校的方式,整理了约 1200 种文献,同时对书院文献展开基础性研究,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文献的全貌,为今后学者们的研究提供方便。(选自回归教育,传播文化:让古老书院活在当下 )材料四: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进行了反思和审视,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近些年来,大量有识之士通过书院的创办或修复,来推动书院文化的相续。甚至,还出现了网络书院的形式,新媒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加速器,也让现代书院有了新发展动力和契机。许多书院纷纷利用“
18、互联网+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的人。2017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深厚的政策土壤。不久前,位居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名单,鹅湖书院也成为江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传统给了我们辉煌的过去,也必将能给我们灿烂的未来。(选自书院: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6 -A具有教学、藏书、祭祀等功能的古代书院,可以培养人才、创新学术、
19、普及教育,现代书院应依然保留古代书院教学研究、图书收藏等传统功能。B衡阳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年代,为无数纷至沓来的文人墨客求学讲学提供了便利条件。C今天的岳麓书院着力发展与书院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在传统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因而提升了湖南大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D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反思和审视,对传统文化更新的理解和认识,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升温,书院文化将在各地重新兴起。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中央
20、和地方政策,对当今书院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衡阳市加大对古书院的修缮保护力度,将古书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唤醒了城市的文化记忆。C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前往世界各地,搜集文献底本,整理上千种文献,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的全新面貌。D网络书院的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走出实体书院,走进平常生活,使现代书院的发展有了新的动力和契机。9 2018 年 12 月 8 日的光明日报称“如何让书院活在当下、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成为当今书院探索的重要方向” ,怎样进行中国书院古为今用的探索与实践?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分析。 (6 分)二、古
21、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李裕,字资德,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中,巡按陕西,上安边八事。石彪滥报首功,诏裕核实。彪从父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亨亦旋败。由是有强直声。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以才擢山东按察使。重囚二百余人,或经十余年未判,裕旬月间决遣殆尽。大岘山贼寨七十余,裕捕戮其魁,纵胁从,除其逋负,乱遂平。成化初,迁陕西左布政使,入为顺天府尹。政声大著。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浚白塔、孟渎二河以便漕。张秋南旺及淮安西湖旧编木捍冲激,劳费无已。裕与郎中杨恭等谋,易以石,遂为永
22、利。淮、凤方饥,而太仆征预备马二万匹,裕论罢之。在淮六岁,每岁入计事,陈利病,多施行。父忧归,服除,留佐院事。十九年代戴缙为右都御史。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汪直败,偕副都御史屠滽请雪诸忤直得罪者,帝不悦,夺俸。又坐累,调南京都察院。考绩赴都,留为工部尚书。- 7 -初,吏部尚书尹旻罢,耿裕代之。以持正不为万安所喜。而李孜省方贵幸用事,欲引乡人,乃协谋去耿裕,以裕代之。裕本廉介负时望,以孜省故,名颇损。其铨叙 1亦平。故事,考察目有四:曰老疾,曰罢软,曰贪酷,曰不谨。裕言:“人材质不同。偏执类酷,迟钝类软。乞立才力不及一途,以寓爱惜人才之意。”帝善
23、之,遂著为令。考宗立,言官交章劾裕进由孜省。裕不平,为辨诬录,连疏乞休去。正德中卒,年八十八。1铨叙:考核结论(选自明史李裕传卷一百六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B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C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D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字, “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 外国语学校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入学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