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docx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同步试题新人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4 唐诗二首文章主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卖炭翁叙述了卖炭翁辛勤劳动的所得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示了唐代“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结构图示考点提炼自然环境描写及其作用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对应训练见第 14 题)点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等;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等。解答 渲染凄苦的氛围,烘托诗人愁苦的心境,为下面的内容作铺垫。拓展
2、链接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坐落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 240 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1请把下面的词语工整、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中。怒 号 挂 罥 塘 坳 布 衾 大 庇 突 兀 俄 顷 两 鬓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三重茅( ) 沉塘坳( ) 口称敕( )2回车叱牛( ) 挂罥( ) 辗冰辙(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B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突然)C翩翩两骑来是谁(轻快的样子) D宫使驱将惜不
3、得(吝惜不得)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诗的一种体裁。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C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景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悲悯情怀。D全诗将记叙、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6下列对卖炭翁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苦劳作。B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7下列对卖炭翁的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制度的公开掠夺性。B白居易是宋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4 唐诗 同步 试题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