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总结七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9012833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总结七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9012833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总结七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90128332.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总结(七)一、认识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19 世纪以来,俄国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开始瓦解,商品经济得以发展,农村中代役租形式和雇佣生产方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中萌芽,先进的生产技术得以逐渐应用,专制制度的统治也显现出危机的迹象。所有这些都表明,长期统治俄国的封建农奴制经济形态已经没有任何进步性质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也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已经达到异常激烈化的程度。俄国社会要想进步,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冲破封建农奴制的阻碍和影响,必须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的农奴制生产关系。因此,1861 年的农奴制改革是
2、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俄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二、农奴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1农奴制改革的特点(1)受西方文明的冲击,由俄国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1)作用: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通过改革,2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
3、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地位: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改革虽然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但它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讲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表现为:(1)不彻底性: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2)掠夺性: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几十年间,农民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3)欺骗性:由于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比他原来耕种的土地少,为了维持生
4、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4)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三、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异同俄国农奴制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性质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其性质为封建性的改革不同点结果 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 阿里改革最终失败背景 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领导者 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主持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 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相同点作用 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例题】 (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俄国 农奴制 改革 总结 七学案 人民 选修 120190128332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