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周末培优 【2016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
2、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 【1】 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 【2】 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 【3】 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
3、。齐修械器 【4】 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取材于管子轻重)注释:【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2】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3】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4、是( )A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将:率领B什至而金千斤也 什:十倍C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赋:给予D衡山之民释其本 本:农耕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使人之楚买生鹿 载粟而之齐B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2C楚王果自得而求谷 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D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 楚以生鹿藏钱五倍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B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5、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译文: 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译文: 5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桓公 管子 衡山之君 6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参考答案】1C 2B 3D4楚国百姓就放弃了农耕而去捕鹿。(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5桓公:从善如流(虚心纳谏 择善而从 从谏如流)管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审时度势 知己知彼 神机妙算)衡山之君: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愚不可及 目光短浅)6用经济、金融手段战胜敌国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是极为重要的上下一
6、心是成功实施谋略的保证【试题分析】3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抓住文中人物的事迹来概括。桓公重用管子,有事征求并遵从管子的意见,最终使得楚国服从、衡山国归顺,这是桓公从善如流(或“虚心纳谏” )的结果,因此可用相应的成语或熟语评价桓公的表现。管子没有劝桓公出兵攻伐楚国,而是利用计谋使楚国臣服,可见其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谋;管子料到楚王会向齐国求购粮食,也料到燕、代等国必跟从齐国收购衡山国的兵器,可见其神机妙算;等等。而衡山之君为一时利益所迷惑,鼠目寸光,愚不可及,最终为人所制。据此可以归纳出相应的成语或熟语来评价管子和衡山之君的表现。 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题干中的“
7、哪些”提示考生答案点不止一个,那么考生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答时,要分析管子具体运用了什么样的谋略。管子用珍贵的宝物高价购买楚国的活鹿,让楚国人民弃农耕而捕鹿,这是一种经济手段。楚国人因缺粮而屈服,可见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是极为重要的。如此分析,便不难得出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
8、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A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假:借B虞不腊矣 腊:岁终祭祀,这里指举行腊祭C黍稷非馨,明德
9、惟馨 馨:浓郁的香气D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从:跟随(烛之武退秦师 “公从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 宫之奇以其族行C桓庄之族何罪 虢,虞之表也D师还,馆于虞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3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公认为:“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宫之奇以虞、虢、晋之间的关系,反驳了虞公的这种错误观点。B 文 章 开 头 用 “晋 侯 复 假 道 于 虞 以 伐 虢 ”一 句 来 点 明 事 件 的 起 因 及 背 景 , 接 着 便 通 过 人 物 的 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每日 周末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