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送别诗专题(含解析).doc
《备战2019年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送别诗专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送别诗专题(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备战 2019 年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第 05 讲 送别诗古 代 由 于 交 通 不 便 , 通 讯 极 不 发 达 , 亲 人 朋 友 之 间 往 往 一 别 数 载 难 以 相 见 , 故 古 人 特 别看 重 离 别 。 离 别 之 际 , 人 们 往 往 设 酒 饯 别 、 折 柳 相 送 , 有 时 还 要 吟 诗 话 别 , 因 此 离 情 别 绪 就成 为 古 代 文 人 一 个 永 恒 的 主 题 。因 诗 人 的 情 况 不 同 , 送 别 诗 所 写 的 具 体 内 容 及 思 想 倾 向 往 往 有 别 , 有 的 直 接 抒 写 离 别 之情 , 有 的 借 以 一 吐
2、 胸 中 积 愤 或 表 明 心 志 , 有 的 重 在 写 离 愁 别 恨 , 有 的 重 在 劝 勉 、 鼓 励 、 安 慰 ,有 的 兼 而 有 之 。( 1) 形 式 标 志 : 标 题 中 有 “送 ”或 “别 ”等 字 眼 。( 2) 基 本 主 题 : 依 依 不 舍 的 留 恋 ; 情 深 意 长 的 勉 励 ; 坦 陈 心 志 的 告 白 ; 别 后 情 境 的 想象 、 担 忧 以 及 对 友 人 的 思 念 。( 3) 感 情 色 彩 : 依 恋 与 不 舍 低 沉 哀 婉 , 伤 感 惆 怅 ; 安 慰 与 祝 愿 旷 达 刚 健 , 乐 观向 上 。一、阅读下面诗歌,
3、完成小题。折杨柳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注释】选自全唐诗 , “折杨柳” ,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移家别湖上亭2戎 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3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4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送张四王昌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
4、清猿无断时。5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6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3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五、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9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
5、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抺眼泪。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1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意思相近即可。 )【 解 析 】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意象也就是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按照诗中所述写出即可。2 (1)拟人手法:作者将“春风”当作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2)比喻手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
6、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4【 解 析 】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类试题答题时要先总述后分析。“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巧妙地把送者和行者比喻成春风和柳枝,生动贴切,新颖别致。这里同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无情之物尚且不忍离别,更何况是有情之人呢?表达出作者与友人不忍分离的深情。【 参 考 译 文 】沿 着 河 岸 依 依 行 走 , 河 边 的 杨 柳 低 垂 着 像 酒 曲 那 样 细 嫩 的 长 条 , 这 不 禁 勾 起 了 我 这 个 将行 之 人 的 依 依 不 舍 之 意 。 于 是 我 停 下 马 来 , 请
7、 送 行 的 您 帮 我 折 一 枝 杨 柳 吧 。只 有 春 风 最 懂 得 珍 惜 , 仍 然 多 情 地 向 我 手 中 已 经 离 开 树 干 的 杨 柳 枝 吹 拂 。3春风、柳条、藤蔓、黄莺等。【 解 析 】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要求学生仔细揣摩诗歌语言,注意诗歌语言表现出的气氛,把握关于景物的词语。4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5 “暮”字点明了季节为秋季。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 解 析 】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赏析,根据诗歌内容很容易能写出“暮”字点名了季节。结合枫林特点能够得知季节是深秋。然后结
8、合语言描绘画面即可,注意意境的营造。6答案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冷”字正点出了作者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答案示例二:通过对别后情景的想象(“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之情。【 解 析 】 此 题 考 查 学 生 对 表 现 手 法 的 理 解 。 根 据 文 中 对 景 物 的 描 写 , 结 合 题 目 分 析 , 这是 一 首 送 别 诗 。 “一 切 景 语 皆 情 语 ”, 本 诗 采 用 了 借 景
9、 抒 情 的 表 现 手 法 。 冷 山 与 冷 月 “冷 ”字 正 点 出 了 作 者 寂 寞 与 孤 独 的 处 境 ; 凄 清 的 猿 声 就 连 猿 也 为 之 凄 凄 哀 啼 。 在 别 离 时 刻 ,安 上 这 些 景 致 , 营 造 这 种 基 调 , 那 是 悲 上 加 悲 , 使 得 离 人 的 伤 心 无 以 复 加 。 因 此 , 这 里 是 缘情 生 景 , 因 景 生 情 , 情 景 互 融 。7答案示例:远远望去,绵延起伏的群山随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消失,江水浩荡,在广阔无垠的大荒原上流淌。5【 解 析 】 解 答 此 类 试 题 要 在 理 解 诗 句 内 容 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中 语文 诗歌 鉴赏 送别 专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