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pptx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pptx(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1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演讲人:,目 录 CONTENTS,600基础 考点&考法,考点36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考法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考法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考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考法1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侵略加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它与封建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共同构成近代中国五大经济形态。它瓦解着自然经济、束缚又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
2、经济发展。,01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非法创办了一些船坞和工厂,在这里产生了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经济成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外国人所办的船坞和工厂里,同时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无产阶级)。 19世纪60年代起,列强开始在中国经营轮船公司;英国还把持了中国海关管理权(赫德长期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一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扩大投资,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3、。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使“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列强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在沦陷区,日本侵略者将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期间,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获得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方面的特权。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肃清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华的侵略势力。,02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3.影响,(1)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条件(劳动力和市场) (2)消极: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例题课标全国201528,18
4、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由土布包装变成以“无用的”英国上等棉布包装,这集中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商品在中国受到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而出现滞销的情况,故应选D项;材料中并未论及中国土布的质量好坏,排除A项;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而变得无用,但并未体现其价格优势,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
5、到中国生丝在英国的销售量,排除C项,D,例题海南单科2016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解析】本题从全球史观角度考查世界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印度等国生丝、茶叶的竞争力增强,输出量大增,使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出口下降,故A项正确,D项错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际上放弃了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
6、C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A,考法2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形成根本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派代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主张“立国 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即以传统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反对学习西方,李鸿章,洋务运动的措施,汉阳铁厂,北洋水师镇远号铁甲舰,京师同文馆,第一批留美幼童,洋务运动的影响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例4课标全国201728
7、,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开平煤矿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题干表明,晚清时期中国土煤的税收较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降低了开平煤矿的经营成本,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提高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题干无法体现加强对开平煤矿的管理,排除B项;半殖民
8、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法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排除C项;仅凭减轻税收这一项措施并不能保证晚清时期煤矿业的稳健发展,排除D项。,A,例5课标全国2017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属于官办企业,A项错误;福州船政局为官办企业,前期生产不计成本,经费压力较大,为了缓解这一压力,
9、转为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支付,即“协造”,B项正确;军事工业产品不投放市场,专门为官府生产,故C项错误;中国的近代轮船制造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受资金、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限制,举步维艰,并未走出困境,故D项错误。,B,考法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背景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劳动力和市场); 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1872年广东南海县人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概况 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民族资本家来源:官僚、地主和商人。 企业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1866年,方举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12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 变化 资本主义 曲折 发展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