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5探究动能定理课件新人教版.pptx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5探究动能定理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5探究动能定理课件新人教版.pptx(5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实验5 探究动能定理,实验溯本求源实验热点探究课时巩固训练,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做功与物体速度二次方的正比关系. 二、实验原理 1.通过改变橡皮筋条数确定对小车做的功W、2W、3W不直接测量对小车做功的具体大小. 2.用打点纸带测出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进行若干次实验得到若干组功和速度的数据.,3.作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随小车获得的速度v变化的W-v、W-v2、W-v3图像,分析图像得到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的定量关系. 三、实验器材 小车(前面带小钩)、100200 g砝码、长木板(两侧适当的对
2、称位置钉两个铁钉)、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学生电源及导线(使用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学生电源)、56条相同的橡皮筋、刻度尺.,四、实验步骤 1.按如图S5-1所示将实验仪器安装好,同时平衡摩擦力. 2.先用1条橡皮筋做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车 获得的速度v1,设此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1,将这一 组数据记入表格. 3.用2条橡皮筋做实验,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这样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2,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2,将数据记入表格. 4.用3条、4条橡皮筋做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功和速度,记入表格.,图S5-1,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作出W-v图线、W-v2图线、W-v3图线哪
3、一种图像更接近于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功与速度之间就是哪一种正比关系. 六、误差分析 1.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W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 2.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 3.利用打点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热点一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例1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以图S5-3装置中的滑块为对象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S5-3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垫块、天平.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
4、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图S5-3,(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质量为M)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 (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重力加速度为g.对滑块,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变式 图S5-4是某小组用
5、滑块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在滑块上安装一遮光条与拉力传感器,把滑块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通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钩码相连,光电门安装在B处.测得滑块(含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遮光条的宽度为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当气垫导轨充气后,将滑块在图示A位置由静止释放后,拉力传感器记录的示数为F, 光电门记录的时间为t.,图S5-4,(1)实验中是否要求钩码总质量m远小于滑块质量M? (选填“是”或“否”); (2)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文字及相应的符号表示); (3)本实验中对滑块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用以上对应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
6、法是 . A.增大A、B之间的距离 B.减小钩码的总质量 C.增大滑块的质量 D.减小遮光条的宽度,特别提醒 (1)平衡摩擦力:将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高,使小车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找到木板一个合适的倾角. (2)选点测速:应选纸带上点均匀的部分计算小车速度.,热点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例2 2017北京卷 如图S5-5甲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甲,乙,图S5-5,丙,(3)接通电
7、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如图乙所示. 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 ,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 (4)以v2为纵坐标,W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v2-W图像.由此图像可得v2随W变化的表达式为 .根据功与能的关系,动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v2这个因子;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 .,(5)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
8、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图S5-6中正确反映v2-W关系的是 .,图S5-6,变式1 某同学利用图S5-7甲所示装置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得到了下表的数据:,图S5-7,(注:每条橡皮筋拉长的长度都一样),(1)由表可得出定性结论: . (2)设一条橡皮筋拉长到固定长度所做功为W0,大致画出橡皮筋所做的功W与小车速度v的图像.(画在图乙中) (3)根据以上的W-v图像对W与v的关系做出初步判断: . (4)根据数据完成下表的空白部分:,变式2 用如图S5-8甲所示装置来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木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A、
9、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计C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的轨道D上,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P为小桶(内有沙子),滑轮质量、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图S5-8,(1)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做目的是 . A.使释放木板后,木板能匀加速下滑 B.增大木板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木板做的功 D.可使得在未施加拉力时木板能匀速下滑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cm. (3)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测量木板、遮光条的总质量M,测量两遮光条的距离L;按甲图正确连接器材.,特别提醒 (1)利用图像探究物理量间的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物理 一轮 复习 实验 探究 动能 定理 课件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