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九讲散文阅读(二)课件.ppt
《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九讲散文阅读(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中考语文名师复习第九讲散文阅读(二)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九讲 散文阅读(二),语文,1辨析段落作用。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主题。 3筛选主要信息,填写部分情节。,一、辨析段落作用 1首段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2)非环境描写: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点明中心,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和下文形成对比;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等。,2尾段作用。 (1)内容方面:揭示道理,直抒胸臆,点明中心;强化作者感情,深化中心,升华感情;蕴含深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
2、者深思。 (2)结构方面:解开悬念,照应开头(前文),使全文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3中间段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转换表达方式或转换记叙方法;衬托铺垫,照应前文,扩展思路,具体展示;丰富内涵,深化主题;等等。,4议论段的作用: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点明或深化主题,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5抒情段的作用。 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方式。二是间接抒情,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抒情段抒发对人或物的情感,点明或深化主旨,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二、概括主
3、要内容 1提炼要素法:通读全文,提炼概括文章的六要素,然后进行合理组织,语言要简洁凝练。 2题目扩展法:对题目进行扩展充实。 3摘录、增删语句法:引用、整理或增删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议论抒情句。 4概括法:(何时)某人(何地)做某事,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 5叠加法:分别概括几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组合成句。 6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进行概括。,三、填写部分情节 1按照开端(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理清文章思路,弄清情节的构成。要关注核心事物、核心人物、核心话语,关注作者的情感或行踪等线索,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关注表示时
4、间和地点的词语,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对主要事件进行概括。 2明确已给的情节相对应的段落,弄清“空格”相对应的具体段落,然后概括即可。 3要填写的情节,要和“空格”前后已给的情节的短语形式、字数一致。,四、概括主题 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明确文中的人物、事件、景物,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分析,来探求文章的中心思想。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内容要点。 3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提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对把握文章的主旨有一定的帮助。,4分析文章的抒
5、情、议论成分。在散文中,作者往往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 5从反复出现的词句或暗示主题的关键词语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6从作者对人物、事件或事物的情感态度入手。 7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段。文章的主旨一般位于段首或段尾。,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描花的日子 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中考 语文 名师 复习 第九 散文 阅读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