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五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五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五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课 19 世纪中叶的俄国指导意见 学习要求1.了解俄国农奴制发展的概况,俄国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与主张、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2.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束缚。简述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3.认识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社会背景。知识点一 俄国的农奴制1.农奴制历程(1)确立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17 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2)强化:18 世纪以后,历代沙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还把它扩展到新吞并地区。2.主要内容(1)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2)农奴被迫为领主无偿劳动,承担很重的赋税,生活
2、贫困不堪。3.危机:地主的剥削与压迫激起了农奴的反抗,农民骚动越来越多。知识点二 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1.概况(1)19 世纪 40 年代,俄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机器工厂。(2)19 世纪中叶,俄国仍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以及交通运输领域远远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2.原因: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工业投资和国内市场。3.影响: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知识点三 新思潮的涌动1.“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 年)(1)原因:19 世纪初,一些受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的俄国青年军官对俄国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2
3、)目的: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农奴制,但遭到了残酷镇压。(3)结果:起义失败,但对俄国社会影响很大。2.平民知识分子的争论2(1)时间:19 世纪四五十年代。(2)争论焦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特别是农民获得解放的方式。守旧派:主张平缓改革(自上而下,自愿协调)。改革派: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激进派: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知识点四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年)1.起因:俄国为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转移国内矛盾。2.经过(1)1853 年,俄国派军侵入奥斯曼帝国,英法两国派兵进入克里米亚半岛参战。(2)1855 年秋,英法联军打败俄军;1856
4、 年,双方订立和约。3.影响(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2)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概念阐释】 俄国农奴制15 世纪下半叶19 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图解历史】 俄国农奴制发展的阶段【思维点拨】1.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2.正确认识俄国农奴制下农民与农奴:两者具有细微的区别,农民与农奴相比有自己少量的生产工具、有限的私有财产、相对的人身自由,但随时有农奴化的危
5、险。3.改革派与激进派的政治主张19 世纪中期的改革派主张在俄国建立西欧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激进派认为俄国有可能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通过农村公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4.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激化。5.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争的失败。这正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结构图示】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3主题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史料研读史料一 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农民连
6、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 农民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法律大全史料二 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枪有线膛枪 ,俄国 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 300 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式火枪滑膛燧发枪。英、法和土耳其共有作战用的蒸汽舰 281 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汽舰只有 24 艘。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俄国使用的是牛车和木制的帆船。俄国的铁路还未修到南部,俄国军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长。克里米亚战争史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危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了社会矛盾,推
7、动了农奴制改革。克里米亚战争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史料一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农奴的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困苦。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是地主的私有财产。2.史料二反映了俄国大大落后于英、法等国及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指有膛线的火枪,也称“来复枪” 。1.根据史料一分析在农奴制下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奴制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提示 状况: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底层,处境恶劣。4影响: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工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2.根据史料二回答这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提示 俄国
8、战败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加速了农奴制改革的步伐。史论归纳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背景(1)经济上: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政治上: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社会上出现变革的呼声。(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加剧了社会危机。(5)改革者的努力: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亲自主持和推动了改革。1.19 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这说明( )A.俄国地主重视进行广告宣传B.俄国的畜牧业发达C.
9、俄国农奴制的残酷D.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解析 题干表明当时俄国盛行农奴制,农奴与家畜等同,地位非常悲惨。答案 C2.沙皇政府于 1649 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 1626 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 16461647 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A. B.C. D.解析 俄国农奴制是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
10、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底层,实际上是农奴。 法律大全的颁布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终确立。答案 D3.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5A.继续保留农奴制B.主张让农民向地主赎买份地C.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解析 A、C 为保守派思想,B 为改革派思想,D 为激进派思想,故本题选 D。答案 D4.俄国在 19 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 “俄国的士兵在1855 年和在 1812 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 ,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考 历史 第五 单元 1861 俄国 农奴制 改革 19 世纪 中叶 新人 选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35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