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pptx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40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件新人教版.pptx(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和理论成果,-2-,-3-,-4-,-5-,-6-,第40课时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8-,思维导图,知识清单,-9-,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1.“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代表 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撰出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作用: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10-,思维导图,知识清单,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代表:曾国藩、李
2、鸿章、左宗棠。 (3)主张: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4)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 (5)评价: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但未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11-,思维导图,知识清单,3.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早期维新思想 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政治上,实行 君主立宪制度;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局限: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未付诸实践。,-12-,思维导图,知识清单,(2)康梁维新思想 ,实践:创
3、办学堂、著书立说、创办报刊、进行戊戌变法。 作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3-,思维导图,知识清单,微点拨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政治上:维新思想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2)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14-,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二、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新文化运动 (1)背景 思想基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
4、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经济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力图“根本之救亡”。 直接原因: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15-,思维导图,知识清单,(2)概况 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 活动基地:北大。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6-,思维导图,知识清单,(3)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5、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17-,思维导图,知识清单,(4)影响 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局限性。,-18-,思维导图,知识清单,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6、 (1)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的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概况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其中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19-,思维导图,知识清单,(3)影响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
7、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20-,思维导图,知识清单,自主探究 辨一辨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主张的侧重点 提示:两者虽都属于地主阶级派别,但其主张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则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 想一想康有为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矣,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矣,未可谓之变政。”你是怎样理解康有为的“变政”思想的? 提示:“政”是指政治制度。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以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1-,思维导图,知识清单,画一画新文化运
8、动,串一串从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中国先进分子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1)从学习内容看:从学习器物层面发展到学习政治制度层面。 (2)从学习主体看: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 (3)从学习背景看: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入。 (4)从学习目的看: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22-,主题一,主题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图片说史解读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封建正统儒学,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中西文化的最初碰撞中,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夷狄”也有可取之处,要以“夷之长技”来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23-,主题一,主
9、题二,真题溯源 2014江苏单科,22(节选)材料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24-,主题一,主题二,思考 材料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 提示: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5-,主题一,主题二,论从史出用多元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 (1)从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受其地主阶级的阶级属性所限,其提出“中体西用”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传统的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
10、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国防、军队、教育和外交现代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近代文化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由“传统”开始向“现代”的转变。,-26-,主题一,主题二,高考例析 1.(2016课标全国,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
11、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27-,主题一,主题二,-28-,主题一,主题二,-29-,主题一,主题二,从维新变法到新文化运动 真题溯源 (2018天津文综,13)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3 单元 40 课时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课件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