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总结(三)课件人民版选修1.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总结(三)课件人民版选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总结(三)课件人民版选修1.ppt(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总结(三),一、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1)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为改革奠定了基础。(2)北方民族出现融合的发展趋势,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3)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与阶级压迫政策,导致民族与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4)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3内容(1)经济:均田制: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授田农民纳租、纳调;服徭役、兵役。(2)政治: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3)文化:汉化政策: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与汉族通婚。 4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
2、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如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贸易中心。(2)吸取了汉族先进政治制度与文化,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5性质: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 6启示: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鲜卑族拓跋部靠武力统一黄河流域,却用落后的制度统治,这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
3、族融合的潮流。,2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颁布均田法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的理解 1少数民族封建化指处于奴隶社会或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的封建官制、法律。,2民族融合指两个对等的民族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融合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
4、族;二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民族迁徙,杂居相处;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联合斗争,即在反抗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增进友谊;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四、比较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1)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都是封建化改革,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3)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4)都取得了成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北魏 孝文帝 改革 总结 课件 人民 选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