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6月月考(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6月月考(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6月月考(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双流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 6 月月考(期末模拟)生物试题第卷1.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中都含有高能磷酸键B.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相同C. 组成酶的基本单位之间都是通过肽键连接的D. 腺苷是构成 ATP、RNA 和 DNA 的组成成分【答案】B【解析】糖类、脂肪等均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均不含有高能磷酸键,A 项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 项正确;少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 RNA,不含有肽键,C 项错误;腺苷指腺嘌呤与核糖结合的产物,是构成 ATP、RNA 的组成
2、成分,不是构成 DNA 的成分,D 项错误。2. 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 人体细胞内 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 神经纤维膜内 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 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 CO2后比停止前的高【答案】D【解析】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多,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比休眠时低,A 错误;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每分解 1 摩尔的葡萄糖,则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 6 摩尔的CO2,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 6 摩尔的 O2,人体细胞在
3、进行无氧呼吸时,既无 CO2的产生有无 O2的消耗,B 错误;神经细胞内 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 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 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 Na+内流,所以 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C 错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首先发生 CO2的固定,即 CO2与 C1化合物结合生成 C2,随后在光反应产生的 ATP 提供能量的前提下,C 2被光反应的产物H还原,所以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 C1/C2的比值,停止供应 CO2后比停止前的高,D 正确。- 2 -【考点定位】细胞代谢3.3.下列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甲基绿
4、使 DNA 呈绿色,吡罗红使 RNA 呈红色B. 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C. 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苏丹染色后,需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再观察D. 使用斐林试剂时需将 0.1g/mL 的 NaOH 溶液与 0.05g/mL 的 CuSO4溶液等量混合【答案】C【解析】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 DNA 和 RNA 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其中甲基绿使 DNA 呈绿色,吡罗红使 RNA呈红色,A 正确;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容易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
5、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不能被着色,B 正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苏丹染色后,需要用 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后再观察,C 错误;斐林试剂的成分有甲液(0.1g/mL NaOH 溶液)和乙液(0.05g/mL CuSO 4溶液) ,使用时需将二者等量混合,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观察 DNA 与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等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4.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核糖体是细菌、噬菌体、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 线粒体
6、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等C. 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其中含有少量 DNA 和 RNAD.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增强【答案】D【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 错误;丙酮酸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 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 错误;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 正确。5.5.以下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 -B. 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和组成上的相同点有:都有细胞
7、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D. 念珠藻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多细胞生物【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也没有除了核糖体以外的多种复杂的细胞器;所有的原核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 DNA 等。【详解】发菜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 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两者在结构和组成上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B 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属于真核细胞,C 错误;念珠藻属于蓝藻,是单细
8、胞生物,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明确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线粒体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但是也可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6.6.下列关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在细胞核内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 B. 都在粗面内质网上大量合成蛋白质C. 都在有丝分裂间期进行 DNA 复制 D. 在 X 射线照射时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分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
9、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 4 -果胶【详解】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在细胞质内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A 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内质网,B 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而是进行二分裂,C 错误;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在 X 射线照射时都会发生基因突变,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明确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内质网等复杂的细胞器,且不能进行有丝分裂。7.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
10、,不正确的是( )A. 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B.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 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 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B【解析】细胞膜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A 正确;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磷脂分子不具有特异性,B 错误;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 正确;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 正确。【考点定位】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8.8.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
11、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 2 所含水解酶的合成需经过 435B. 图中 2 与 6 融合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 -C. 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直接联系D. “损伤”线粒体的清除是生物体稳态的表现【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其中 1 为溶酶体分解线粒体,2 表示溶酶体,3 表示内质网,4 表示核糖体,5 表示高尔基体,6 表示线粒体。【详解】图中 2 为溶酶体,其中所含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其所含水解酶的合成需经过 4 核糖体3 内质网
12、5 高尔基体,A 正确;2 溶酶体与 6 线粒体相互融合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正确;图示过程内质网、高尔基体通过形成具膜小泡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间接联系,C错误;损伤”线粒体的清除有利于机体稳态的表现,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以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通过图中线粒体的清除过程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结构的名称。9.9.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B. 线粒体产生的 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C. 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 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
13、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D. 将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涨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布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前者不需要能量,后者需要消耗能量2、气体出入生物膜都是自由扩散3、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 I 等溶质,提高细胞液浓度4、植物细胞细胞膜外有细胞壁束缚,故不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胀破解: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且当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在肾糖阈以下时,全部葡萄糖都要被重吸收,A 错误;B、线粒体产生的 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动力是
14、浓度差,B 正确;- 6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 I ,所以其细胞液的浓度会比较高,而质壁分离要求细胞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外液浓度,所以海带细胞在海水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C 正确;D、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由于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原生质体会持续吸水涨破,D 正确故选:A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10.10.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是( ) A. 图中和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B. 图中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C. 若该细胞核内的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D
15、.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图中是内质网,是细胞核的核孔,是染色质,是核仁,是核膜。内质网与核膜相连,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A 正确;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B 正确;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若该细胞核内的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C 正确;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D 错误。11.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 一个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始终不会改变C. 酶通过提供化学反
16、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D. 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的活性降低【答案】A【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 正确;比如说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年轻时候有线- 7 -粒体,线粒体内部就有相应的酶,但红细胞成熟后没有线粒体相应的酶就没有了,B 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速度,C 错误;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D错误。12.12.下列关于酶和 ATP 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 ATP,酶和 ATP 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B. 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ATP 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 酶和 ATP 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 酶促反应不一定有 ATP
17、的参与,但 ATP 的生成一定有酶参与【答案】D【解析】ATP 不是基因表达的产物,A 错误; 酶和 AP 都可以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B 错误;ATP 没有专一性,可以作用于任何需要耗能的生命活动,C 错误; 酶促反应不一定消耗能量,因此不一定有 ATP 的参与,但 ATP 的生成一定有酶参与,D 正确。13.13.在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条件下,用人体胃蛋白酶溶液与一定量的稀释鸡蛋清溶液混合,测得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中 A 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曲线 70min 后,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B. 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时应设置过酸、过碱和中性三组实
18、验C. 将胃蛋白酶溶液的 pH 调至 10 进行实验,结果与 B 曲线一致D. 形成 B 曲线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应温度变为 25,其他条件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胃蛋白酶能初步水解鸡蛋清中蛋白质。结合题图分析,当生成物的量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底物已经被水解完。图中明显 A 曲线比 B 曲线先达到平衡,说明在同等条件下,A 中反应速率比 B 中快。- 8 -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A 曲线 70min 后,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原因蛋清中蛋白质被水解完,A 错误;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时应设置等 pH 梯度的一系列实验组,最好是越多越好,不能只有三组实验,B 错误;由于胃蛋白酶
19、的最适 pH 大约在 1.8 左右,如果将胃蛋白酶溶液的 pH 调至 10 进行实验,胃蛋白酶已经失去活性,不能水解蛋白质,此时生成物的量为0,结果与 B 曲线完全不同,C 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A 曲线比 B 曲线先达到平衡,说明 A中反应速率比 B 中快,导致 B 曲线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应温度变为 25,即反应温度不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此时反应速率减慢,D 正确。点睛:记住人体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约为 1.8,而最适温度为 37。同时注意探究酶的最适PH(或温度)与验证酶的活性受 PH(或温度)的实验所设置的实验组是有区别的,前者必须设置一系列自变量梯度的实验组(多于三组) ,而后者只需设
20、置三组即可。14.14.呼吸熵(RQ CO2 释放量/O2 吸收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 O2 供应状态的一种指 标。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 O2 浓度下的 O2 吸收量和 CO2 释放量。根据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已知 c 为两直线交点,则 c 点时,呼吸熵为 1,说明该植物器官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B. 该植物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可能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C. a 点时,固定 CO2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D. b 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低,最适合贮藏该植物器官【答案】B【解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只能进行细胞呼吸,由图和题意中的呼吸熵定义分析可知,c 点时呼吸熵为 1,说明
21、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吸水的氧气量相等,但只有以葡萄糖为底物时才只进行有氧呼吸,可是并不能确定只是以葡萄糖为底物,A 错误。并且有氧气吸收量超过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图形,所以应该还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B 正确。A 点时只进行无氧呼吸,不会进行光合作用,C 错误。b 点时无氧呼吸强度不是罪低,D 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9 -【名师点睛】O 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1)机理:O 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 O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2)呼吸方式的判断O 2浓度0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0O 2浓度10%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
22、呼吸。O 2浓度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15.15.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 4 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 CO2和 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 CO2外,还有乳酸B. 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 丁条件下,产物中的 CO2全部来自线粒体D. 丙条件下,1mol 葡萄糖分解产生的 ATP 最少【答案】C【解析】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不是乳酸,A 错误;乙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在 b 点时,由图可知,CO 2的释放量为 8mo
23、l,则 O2的吸收量为 3mol,因为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量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所以吸收 3mol 的氧气就释放 3mol 的二氧化碳,这样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就是8mol-3mol=5mol,根据有氧呼吸的方程式释放 3mol 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 05mol 的葡萄糖,- 10 -根据无氧呼吸的方程式释放 5mol 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 25mol,所以氧浓度为 b 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少,B 错误;丁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于氧气的消耗量,所以只进行有氧呼吸,二氧化碳只来自于线粒体,C 正确;丙条件下产生的 ATP 不是最少的,产生 ATP 最少的是甲仅仅只进行无氧
24、呼吸的条件下,D 错误。【考点定位】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名师点睛】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C 6H12O6+6H20+6O26CO 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C6H12O62C 2H5OH (酒精)+2CO 2+少量能量;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依据 O2吸收量和 CO2的释放量判断呼吸作用的方式:不消耗 O2,释放 CO2只进行无氧呼吸;O 2吸收量=CO 2释放量只进行有氧呼吸O 2吸收量CO 2释放量两种呼吸同时进行,且多余 CO2来自无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双流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生物 月考 期末 模拟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