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孟子》两章基础导练(新版)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孟子》两章基础导练(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孟子》两章基础导练(新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7 孟子两章基础导练1.孟子,名 ,战国时期著名的 家、 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有“ ”之称。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米粟( ) 畔之( ) 胶鬲( ) 畎亩( ) 傅说( ) 拂士( ) 舜( ) 曾益(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池非不深也。 池: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革: (3)委而去之。 委: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6)亲戚畔之。 畔: (7)百里奚举于市。 市: (8)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士: (9)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4.翻译下列句子。(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者多助,
2、失道者寡助。(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整体感知(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文章从作战入手,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提出了中心论点: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孟子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句子是“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文章首段举了 、 、 、 、 、 六位古代名臣名相为例,引发议论,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和治国观。2(4)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他们在承担起重任之前,必会受到上天的哪些考验或磨练,考验或磨练的结果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能力提升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秋 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
3、到碧霄。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2)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7.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17 孟子 基础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