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9届高三年级十月质量检测历史201810本试卷分第 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分。考试用时 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 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初,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秦朝时,殷通被朝廷任命为会稽郡郡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相同之处在于A. 职位世袭的权力B. 建立武装的权力C. 行政管理的权力D. 设置官员的权力【答案】C【解析】分封制度下诸侯和郡县制度下官员均需要拱卫中央,二者的管理权力相
2、同,故 C正确;分封制下诸侯世袭,郡县制官员是任命,故 A错误;郡县制长官没有建立武装权力,故 B错误;分封制下诸侯有权力任命封国内官员,郡县长官均有皇帝任免,故 D错误。2.汉代画像石(砖)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如“一农妇在前播种,一农夫在后打土块”“男子持锨扬场,女子抱麦子” “一农妇连枷打场” ,以及妇女采集桑叶、纺织、酿酒、饲养家禽等。由此可知,汉朝的小农经济A. 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B. 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C. 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D. 摒弃了自给自足的特点【答案】B【解析】材料中男子耕种,女子从事家庭副业,体现出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形式,故 B正确;妇女地- 2 -位在封建社会一
3、直低下,故 A错误;材料中属于经济模式,与土地兼并无关,故 C错误;材料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模式,故 D错误。3.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A. 有匡时济世的功能B. 有诗歌取士的特征C. 有制约君权的职能D. 有民主议政的特点【答案】A【解析】科举制出题的方向集中于时政以及如何治理国家,体现出考试服务于政治以及匡时济世的功能,故 A正确;材料说明是模拟考试题材,没有体现诗赋信息,故 B错误;科举制是扩大统治基础,不会威胁皇权,故 C错误;
4、古代社会是专制社会,不是民主社会,故 D错误。4.有学者认为,元朝皇帝的职责在于“慎择宰相,委任责成” “如欲赏一人,则当询诸省台如欲罚一人,亦当询诸省台” 。此举折射出元朝A. 皇帝无为而治B. 行中书省事务繁多C. 相权高于君权D. 中书省的权力过大【答案】D【解析】元代中书省是负责执行的机构,相当于宰相,材料中赏罚均咨询省台,说明中书省权力之大,故 D正确;元代皇帝是有为政治,故 A错误;材料不涉及地方制度,故 B错误;古代皇权一直高于相权,故 C错误。5.顾炎武曾说徽商“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 ,但他们的子弟却纷纷“走长途而赴京试” ,且出行简朴, “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
5、之费” 。这说明徽商子弟不承父业,转而低调“赴京试”的主要原因是A. 政府重农抑商B. 商人勤俭持家- 3 -C. 徽州山多地少D. 南方经济衰弱【答案】A【解析】顾炎武赞同徽商富裕,他的弟子却纷纷赴京考试,主要与当时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有关,故 A正确;商人节俭不符合材料中信息,故 B错误;C 是徽商形成的原因;D 属于南方经济发展与材料信息不符合。6.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防不胜防,现在他们更可以横行天下,文人优国者也莫不以此为华夏巨侮。然而到了清末,统治者发现通商口岸无一例外都繁荣起来,于是又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清廷前后态度的巨大迴异
6、反映了A. 列强对华侵略放松B. 中国近代化渐成潮流C. 列强资本输出减少D. 中国半殖民地化受阻【答案】B【解析】通商口岸的开辟,促进了晚清社会的近代化,政府主动增加商埠就是为了适应近代化的潮流,故 B正确;晚清时期列强侵华是步步加深,故 A错误;清末列强资本输出加剧,故 C错误;晚清中国半殖民地化逐步加深,故 D错误。7.国学大师钱穆说太平军“他们太不懂政治国号太平天国,早可预示他们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反映该论断的是A. 永安封王失去民心B. 天朝田亩制度脱离实际C. 天京事变自相残杀D. 资政新篇束之高阁【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颁布土地纲领严重脱离实际,本想借此抓住民众心理,
7、却由于脱离实际然导致失败,说明他们严重不懂政治,故 B正确;封王时期并没有失去民心,故 A错误;天京事变属于统- 4 -治集团内部争斗,不符合题意,故 C错误;资政新篇与农民利益不符,故 D错误。8.清皇室在某道诏书中宣布:“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表明A. 清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南京的革命政权B.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把持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C.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由革命势力和军阀均分D. 清王朝以和平退让的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全国人民心
8、理多倾向共和” 、 “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等信息可知,清朝皇室在人心所向的大趋势下,被迫主张退位,所以等于是以和平退让的方式顺应了时势,之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故选 D;由题干可知,清政府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 、 “人心所向” ,故排除 A;B 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 在题干中也没有提到,故排除。9.孙中山于 1919年 10月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的演说中说:“试观今次学生运动,不过被激而兴,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者即强也。 ”孙中山所称的“绝伦之巨果”应该是A. 罢免曹、陆、章职务B.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
9、播C.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D. 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促进了国人的爱国思想,该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故 D正确;A 属于五四运动初步成果;B 属于思想领域传播;C 属于革命性质转变。10.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 34009 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A. 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 5 -B. 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C. 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D. 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
10、【答案】C【解析】民国二十五年是 1936年,此时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导致材料中现象出现,故 C正确;A 是晚清时期;B 是 1914-1918年,时间与材料不符合;D是 1937年以后。11.1922年中华国货维持会在其编选的劝用国货中记述:“江西夏布好,蒙古羔羊毛。浙绸苏缎亮又牢,瓷器景德窑。薛针锦绣巧,豫鲁府绸超,雨前龙井滋味好。 ”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爱用国货歌中记述:“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 ”这些记述主要意在A. 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B. 强调国货质量优于洋货C. 倡导使用国货抵制洋货 D. 发展振兴传统手工业【答案】C【解析
11、】题干中的材料来自劝用国货 、 爱用国货歌 ,其中的内容是说到了各种国货的好处与优点,所以其主要意图应该是提倡使用国货和抵制洋货,故选 C;AD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由于题干中没有提到国货与洋货的比较,所以也不能得出 B的结论,故排除 ABD。12.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宗仁采取“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阻击日军北犯。这表明当时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 揭开国共军队协同抗战的序幕C. 正面战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D. 抗日战争由此进
12、入了相持阶段【答案】C【解析】由“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 、 “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 6 -河沿岸的国军部队”等信息可以得出 C符合题意,故选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排除 A;揭开国共协同作战序幕的是太原会战,故排除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广州武汉的失陷,故排除 D。13.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 。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一边倒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另起炉灶”【答案】D
13、【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小。材料中“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说明是“另起炉灶”政策的体现,故本题选择 D项。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另起炉灶”14.1954年 6月 16日, 人民日报刊登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讨论宪法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 15 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下图为 1954年第 9期人民画报封面,展现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正在讨论宪法草案的场景。由此说明A. 群众参政能力大为提高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广泛建立C. 人民民主意识显著增强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7 -【答案
14、】C【解析】全国人民讨论宪法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 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说明人民参与的积极性高,反映了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故选 C;AB 在材料中没法体现,D 应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确立了,故排除 ABD。15.有学者说:“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 ”“它”是指A. “另起炉灶”政策的提出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答案】C【解析】新中国初期实行在“一边倒”外交方针,属于革命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说明外交
15、领域的拓展,属于国家外交的开始,故 C正确;A 是针对国民党政府以前签订条约,B 是万隆会议精神;D 不属于外交。16.近日秋水长天出版发行,它是一部描写两岸题材,是一部书写家国情怀暨反省民族离患的军事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两岸往来及“三通”全部中断B. 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C. 2005年, “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D. 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答案】B【解析】【详解】1949-1979 年间,海峡两岸关系处于隔绝状态,故 A表述正确,所以排除;197
16、9 年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改变,但是并不意味着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 20世纪 80年代,故 B符合题意,所以选 B;2005 年的“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符合史实,所以 C表述正确,故排除;2008 年 12月,两岸三通终于实现,所以 D表述正确,所以排除。【点睛】这一题属于反向选择题(也叫否定式选择题) ,即选择不符合史实或者不正确的说- 8 -法,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看清题目要求中的“不”或“错误” ,判定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或者不符合史实的选项,这是最重要的;另外,看全选项再选择,也是防止审题错误或者看不清题目导致错选的手段,
17、就是把题目设置的 ABCD四个选项都看完,才可以作答,这样就会发现选项中会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没看清题目只看了一个选项就感觉表述正确而仓促选择,最终错选而失分的结果。17.美国东部时间 2016年 11月 9日凌晨 1:40,第 58届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这说明唐纳德特朗普将在宣誓就职之后A. 成为国家元首、国会首脑和军队总司令B. 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C. 有权增加参、众两院共和党人的席位D. 有权随意替换最高法院大法官【答案】B【解析】【详解】这一题实际上是在考查美国总统的职权范围,结合所学美国 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可知,总
18、统在宣誓就职之后,就成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但是不能成为国会首脑,故 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作为美国联邦政府的总统,他是可以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的,故 B符合史实,所以选 B;美国总统无权增加参、众两院共和党人的席位,故 C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美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被任命后,除非渎职,否则终身任职,故 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D。18.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麦迪逊担心占据高位的人会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和独断专行,特别强调“制定某种条款保证社会防止行政首脑的无能、过失或背信弃义,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共和政体中最能体现麦迪逊意见的是A.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B.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扬州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 10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