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解密 2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高考考点考查内容 三年高考探源 考查频率正确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拉马克进化学说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法则;2学会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长颈鹿的进化;3通过比较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掌握两者的意义和局限性;4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之间的关系;5比较分析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种群与物种、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等相似概念的内涵;6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生物进化的具体实例;7掌握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规律。2018 全国卷292018 海南卷242018
2、海南卷182018 浙江卷142018 江苏卷42017 江苏卷72016 北京卷32016 江苏卷122考点 1 正确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2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1)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项目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选择因素 自然环境条件 人类选择结果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对人类不一定有利满足人类各种需求速度 慢 快(2)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具有某特定性状表现的生物体。选择的实质是控制某特定性状表现的基因。选择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3图解物种形成的两种典型模式(1)渐变式
3、经长期地理隔离产生3(2)爆发式短时间内即可形成,如自然界中多倍体的形成4物种形成的环节及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者关系如图所示:(2)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一个种群 多个小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亚种 新物种 地 理 隔 离 多 种 因 素 出 现 生 殖 隔 离 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后代不活;杂交后代活而不育。5对物种和进化标准的判断技巧(1)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
4、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2)判断种群是否进化的标准,是看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变化,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则种群没有发生进化。【易混易错】(1)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不同内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4标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与原生物关系属于不同物种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3)新物种形成则说明生物进化了。(4)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调研 1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关系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B盲鱼眼
5、睛的退化是长期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D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C 调 研 2 1 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原种群中黑毛基因 A 的基因频率为 50%)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 a 最终达到 cB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5Cb 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若环境变化后,种群中基因型为 AA、Aa 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 20%,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数量减少 20%,则一年后 a 的基因频率为
6、 5/11【答案】A【解析】图中 a 表示地理隔离,b 表示基因频率变化,c 表示生殖隔离。物种形成有多种方式,如多倍体育种不需经过地理隔离,A 错误;图中为突变、重组产生不同品系的过程,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 正确;基因频率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C 正确;原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50%,a的基因频率也为 50%,AA、Aa、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25%、50%、25%,可设其分别为 25 只、50 只、25 只,则一年后种群中基因型为 AA、Aa、aa 的个体数量分别为 30 只、60 只、20 只,所以,a 的基因频率为 50/1105/11,D 正确。调 研 3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
7、食,若干年之后,此种蛾的一部分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避蝙蝠的捕食,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配。对该材料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蛾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改变B蛾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C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是两个物种D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答案】D 考点 2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1 “定义法”求解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 100%。某 基 因 总 数某 基 因 和 其 等 位 基 因 的 总 数若在常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 100%;某 基 因 总 数种 群 个 体 数 2X 染色体上 b 基因频率 100%。b基 因 总 数2女 性 个 体 数 男 性 个 体 数2 “公式法
8、”求解基因频率(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A、a 为例)A 基因频率AA 基因型频率1/2Aa 基因型频率a 基因频率aa 基因型频率1/2Aa 基因型频率63运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 p 代表 A 基因的频率, q 代表 a 基因的频率,则:( p q) 2 p22 pq q21。其中 p2是 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 pq 是 Aa(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q2是 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易混易错】(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不同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公式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某基因型
9、频率该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外延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2)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型)频率变化不同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子代中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如果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但改变基因型频率。调研 1 在某人群中对血友病进行调查后发现,基因型为 XHXH的比例为 42.32%,X HXh为 7.36%,X hXh为0.32
10、%,X HY 为 46%,X hY 为 4%。则在该地区 XH和 Xh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6%、8% B8%、92%C78%、92%D92%、8%【答案】D 调 研 2 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 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 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7取 100 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 AA、Aa 和 aa 的个体分别是 30、60 和 10 个。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此时,A 的基因频率是 60%,a 的基因频率是 40%B若表现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才能自由交配,子一代中 aa 的频率是 10%C若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才能自由交配,子一代中 aa 的频率是 25%D若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
11、能自由交配,子一代中 aa 的频率是 16%【答案】B【解析】该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是(302601)(1002)100%60%,a 的基因频率是160%40%,A 正确;若表现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才能自由交配,即亲本中 AA 和 Aa 间自由交配后代中 aa 频率是(3060)100(601)(302602) 2100%10%,aa 自交,则子一代中 aa 的频率是(10100)100%10%,两者相加即 10%10%20%,B 错误;若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才能自由交配,即亲本中 AA、Aa、aa 分别自交,子一代中 aa 的频率为( 1)610 14 110100%25%,C 正确;若所
12、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子一代中 aa 的频率是 40%40%16%,D 正确。考点 3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的实例共同进化的类型 包含类型 实例互利共生有细长吸管口器的蛾与有细长花矩的兰花捕食 猎豹和斑马寄生 噬菌体与细菌不同物种之间竞争 农作物与杂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地球早期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了氧气出现需氧生物2准确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各个层次(1)生物多样性各层次间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图的形式描述:8(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分析从分子水
13、平看:DNA 多样性 转 录翻 译 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生物多样性)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调研 1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了个体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B内容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C研究这一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进化理论的构建D生物多样性形成是生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必然结果【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也是生物
14、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必然结果。调 研 2 十字花科植物可产生芥子油苷及相关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出A进化过程中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均发生了适应性变异B借助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属于生物防治C菜青虫能抵御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D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答案】D 9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C由于环境污染,桦尺蠖的种群中黑色基因频率增大,所以产生了新物种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
15、的方向【答案】B2下图表示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B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D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答案】A【解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A 项正确;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进而产生进化,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B 项错误;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表现型而不10是基因型,C 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
16、越来越大,进而产生进化,D 项错误。3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 55%,无条纹个体占 15%,在无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 F1,则 A 基因的频率和 F1中 Aa 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1%B30%,42%C70%,21%D70%,42%【答案】D【解析】亲代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55%(155%15%)1/270%,在无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亲代和子代的基因频率相同,故 F1中 A 的基因频率70%,a 的基因频率3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a 的基因型频率270%30%42%,D 项正确。42011 年 7
17、 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报告指出,在 19982008 年 10 年间,新几内亚岛上发现了 1060 种新物种,其中有 12 种为哺乳动物,如居住在火山里的羊毛鼠、惹人喜爱的扁鳍海豚等。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答案】C5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 B、b 的频率 B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 B 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 B、b 的频率 B0
18、.25,b0.75。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群体中 Bb 的基因型频率先增后减11B该动物群体发生了进化C等位基因 B(b)的产生来自基因突变D该动物群体所处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推出 Bb 的基因型频率先增后减,在 B0.5,b0.5 时达到最大;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此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动物群体发生了进化;基因突变形成等位基因;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环境发生了改变。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C把沼泽地改造
19、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D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答案】C 7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 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氨基酸数目没变,是由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A 错;甲12地区抗性基因频率=2%+20%1/2=12
20、%,B 错;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4%+32%1/2=20%,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1%+15%1/2=85%,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但不代表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C 错;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低,则敏感性基因频率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正确。8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 1.5 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答案】B 【解析】由题干信息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生物 高频 考点 解密 专题 20 现代 进化 理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