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21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
2、文字,完成 13 题。荆轲刺秦故事的出处,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一种说法认为始见于刘向所编战国策中的“燕太子丹质于秦”章,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始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认为始见于战国策者,并非不晓司马迁撰写史记在前,刘向编纂战国策在后,而是相信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参考了某个先在的战国史料。上世纪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更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由于战国纵横家书中的某些记载同时见于史记和战国策,且文字几无差异,使得人们有理由认为,司马迁撰述史记不仅所据战国史料与刘向编纂战国策所据材料部分重合,而且也像刘向一样直接抄录。尽管战国纵横家书中并不包含荆轲刺秦故事,但不少人相信,两书所记
3、荆轲事高度相似这一现象,应该理解为是司马迁与刘向共同抄录自某部与战国纵横家书类似的战国文献。而认为始见于史记者则相信,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章乃自史记刺客列传补入。首先,根据刺客列传篇末“赞论”,司马迁所记乃得自公孙、董生二人转述秦国御医夏无且之语,属第一手材料;其次,司马迁所记远较战国策完备,除秦廷行刺事件始末之外,还包括了荆轲此前的经历及后来高渐离以筑击始皇事;此外,战国策本不以叙事见长,“燕太子丹质于秦”章文风与之不类,而更近于史记的传记体例。2应该说,第一种看法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存在一个记有荆轲刺秦故事的战国史料文本。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似乎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但也仅仅是可能,并不能确证
4、这个文本的存在。第二种看法最大的不足,在于无法确证何人、何时以及为何将司马迁所写荆轲传剪裁后补入战国策。清人方苞等认为是刘向所为,但从刘向编纂战国策所据材料及其对战国策一书内容特点的概括来看,他实在没有这样做的理由。今人顾颉刚则相信是宋人曾巩重校战国策时补入。然而一个长期被人忽略的事实是,早在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时,他所看到的“燕太子丹质于秦”章文字就几乎全同于史记荆轲传,而东汉高诱注本战国策则缺少“燕太子丹质于秦”章。所以,如果这一章确实是从史记刺客列传补入战国策的话,那么其时间必定在汉以后,唐以前,亦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争议在近年学者整理敦煌藏经洞文书春秋后语时有了新的进展。该书乃晋人孔
5、衍以战国策、史记所记战国史事为依据加以剪裁编排而成。学者将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章与春秋后语残本相关部分作比对,发现两个文本的行文风格非常类似,且燕太子丹质于秦章开头一段文字乃孔衍据史记燕世家中数句稍加变动而成。这表明今本燕太子丹质于秦极有可能是后人据春秋后语补入。再从燕太子丹质于秦章的结尾来看,也与残存之春秋后语相符。故所谓燕太子丹质于秦章实出自孔衍春秋后语,其事已无可疑,至于补入时间,最有可能的是隋至唐初两次由朝廷出面的大规模有偿征集遗书活动期间。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有人之所以认为荆轲刺秦的故事最早见于战国策 ,是因为他们
6、混淆了司马迁撰写史记和刘向编纂战国策的时间孰先孰后。B.有不少人认为,司马迁撰述史记依据的史料不仅与刘向编纂战国策所据材料基本一致,而且同刘向一样直接抄录,不做变更。C.司马迁所记的荆轲故事属第一手材料,内容更完备,风格也与传记体例吻合,这使得有人相信这一故事最早就是出自史记 。D.清代方苞等根据刘向编纂战国策所据材料及他对该书内容特点的概括,认为就是刘向将司马迁的荆轲传剪裁后补入战国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围绕“荆轲刺秦故事的出处”这一论题层层深入地展开分析,在提供大量佐证材3料的基础上得出了明确的结论。B.提出论题后,文章阐明了两种不同观点的主要
7、依据,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始见于史记 ”的观点更值得采信。C.文章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观点的不足,并重点分析了史记补入说的有关说法,在否定的同时为得出结论做了铺垫。D.文章最后根据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所谓燕太子丹质于秦章其实出自晋人孔衍编排的春秋后语 ,争论由此尘埃落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战国纵横家书中的某些内容同时见于史记和战国策 ,文字几无差异,这为始见于战国策之说增强了说服力。B.东汉高诱注本战国策尚缺少“燕太子丹质于秦”章,唐代则出现了这一章,这就基本上确定了后人补入的大致时间。C.战国纵横家书本身并不包含荆轲刺秦故事,只是提供了一种存在的可能性,这
8、使得这一出土文物的价值大大降低。D.既然今本战国策燕太子丹质于秦乃后人据春秋后语补入,那么相对于战国策 ,司马迁的荆轲传无疑是原创。(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46 题。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张烁如果将植物的分布在世界地图上标注,青藏高原是一块少有记载的空白。更让人忧虑的是,人类对种子的研究步伐,远远追不上植物消逝的速度钟扬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 。1964 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的钟扬,少年早慧,勤奋刻苦。1979 年,钟扬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谁曾想,这个无线电专业毕业的少年,因 1984 年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而与植物结缘。植物学中,也有“
9、领土” 。 “晚清时期中国贫穷落后,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英国人先后来华采集了几万颗种子、2000 多种珍稀植物。 ”钟扬心中发酸。西方人从中国拿走的珍稀种子和苗木,把英国这个只有 1500 种植物的岛国装扮成世界植物的圣殿,更让西方在植物学研究中掌握话语权。4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野外科考的艰苦超乎人们想象,经常七八天吃不到热饭。晚上,住的
10、是牦牛皮搭的帐篷,冬天,盖三床被子也无法抵御寒冷;路上,常常被突袭的大雨冰雹困在山窝窝里为了规避种子遗传之间的杂交问题,每走 50 公里,才能采一个样;一个地方的两裸取样植物,至少相隔 20 米;一个物种,需要 5000 个优质的种子。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一个夏天,他和学生们能采 500 个样。如今,这些种子被精心保存在零下 20 摄氏度、湿度 15%的冷库中,仿佛坐上了一艘驶向未来的时空飞船,将在 80 年到 120 年后,为那时的人们绽放生机。16 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 50 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 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 1/5。这些年
11、,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 。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 “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16 年艰苦磨砺,钟扬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申请到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理学博士点,为藏族培养了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 ,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2017 年 9 月 25 日凌晨 5 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12、,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 53 岁。钟扬的骨灰被他的学生庄严地撒入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的浪花会将他的骨灰送到青藏高原的每个角落,成为祖国山河的一部分,而他,永远也不会与这片深爱的土地分离。 (有删改) 【相关链接】链接一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近 500 块中英文展板上的文字都经他反复斟酌。上海自然博5物馆图文项目负责人鲍其洞说,当初找到钟扬,没敢奢望他会接下这个要求高但回报少、时间紧却周期长的“烫手山芋” 。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揽下了。每条不到 200 字的文稿,涉及天文、地质、生物、人文等学科,文字要求兼顾准确性、前沿性和可读性,通常一天只能讨论十几块图文
13、。钟扬常和他们一字一句斟酌,他的 50 岁生日就是在自然博物馆的讨论会中度过的。 (颜维琦钟扬,用一生书写种子的故事)链接二 红树是一种适应海岸生活的植物,以往最北存活在浙江温州。一次钟扬提出,现在气温变暖了,也许上海也能种活。这是前人不曾有过的设想.上海的海岸线很脆弱,如果有红树,对于生态保护将大有稗益。钟扬在南汇投入了这项尝试。从小苗长大需要 50 年,成为红树林则要 100 年甚至更久,种树者自然看不到这一幕。但钟扬说,这是我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董少校复旦钟扬:不忘初心追梦人)链接三 世界范围的种质资源赛在发达国家一直不见峭烟地进行着,耗资 8000 万英镑的英国邱园“千年种子库合作
14、计划”就旨在以技术输出的方式纳入各国的种质资源,并计划在2020 年收集到全世界 25%的植物物种。 (王丹阳青藏高原上的“种子方舟”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钟扬带领学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 4000 多万颗种子,为中国植物种子库丰富了种质资源。B.在西藏大学,钟扬开创了全新的生态学科,培育了不少科研人才,将生物多样性研究推向世界。C.钟扬积极参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建设,斟酌、讨论中英文展板上的图文,耗费了大量心力。D.钟扬为保护上海脆弱海岸线而创造性地尝试种植的红树,是他希望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 钟
15、扬收集种子,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造种子的“诺亚方舟” ,其意义不6在当下,而在未来。B.过去中国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在植物学研究中缺失话语权,这坚定了钟扬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决心。C.青藏高原是植物学研究的空白地带,地理环境恶劣,科考道路艰辛,因此钟扬着力培植当地科研力量。D.红树以往最北存活在浙江温州,但在上海种植红树的尝试并非没有科学依据,只是其效用短期不可见。E.钟扬一生矢志报国,他去世后,学生们遵照他的愿望将其骨灰撒人雅鲁藏布江,让他与深爱的土地相融。6.作为科学家,钟扬身上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二、古诗文阅读(51 分)(一)课内文言阅读(本题
16、共 5 小题,15 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A.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B.荆轲顾笑武阳 顾:回头看C.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D.妇女无所幸 幸:幸免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若属皆且为所虏 何辞为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以其无礼于晋 D.秦王还柱而走 图穷而匕首见9.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沛公居山东时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沛公不胜杯杓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诸郎中执兵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固不如也A. B. C. D. 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
17、,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皆白衣冠以送之 素善留侯张良 项伯杀人,臣活之 此其志不在小秋毫不敢有所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范增数目项王 使使以闻大王 7箕踞以骂曰 常以身翼蔽沛公 A./ B./C./ D./ 11.下列句子中根据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金千斤,邑万家亚父者,范增也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A. B.C. D.(二)课外文言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其季父项梁,梁父即
18、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秦二世三年,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
19、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 石室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