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22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 2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构成审美条件的诸多物质因素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是 ( )(A)整齐一律(B)均匀对称(C)多样统一(D)对比调和2 表现丑的美学作品(A)罗丹老妓(B)莎士比亚麦克白(C)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D)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3 席勒把艺术分为“ 美的艺术 ”和 ( )(A)喜剧的艺术(B)悲剧的艺术(C)感人的艺术(D)动人的艺术4 在近代,突破文献解释范围,把解释学发展成一种研究一切对话中理解得以可能的条件的科学,使解释学成了一切文本解释的基础的是 ( )(A)施莱尔马赫(B)柏格森(C)胡塞尔(D)鲁道夫.马克瑞尔5 审美
2、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 ( )(A)非感性活动(B)非理性活动(C)理性活动(D)感性活动6 提出审美距离的审美心理学概念是瑞士美学家 ( )(A)布洛(B)克罗齐(C)培根(D)维柯7 传统上,艺术分两部分,是美术和 ( )(A)语言艺术(B)建筑(C)文学艺术(D)音乐8 从存在方式上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 ( )(A)意境世界(B)意象世界(C)审美世界(D)功能世界9 下列选项中,标志着艺术活动的开端的是 ( )(A)意境的营造(B)审美的过程(C)意象的产生(D)情感的渗入10 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是 ( )(A)反映与被反映(B)模仿与被模仿(C)认识与被认识(D)因感动而引起
3、内在感情激荡11 下列选项不属于冯友兰先生提出的境界是 ( )(A)自然境界(B)功利境界(C)道德境界(D)艺术境界12 桑塔耶拿说:“ 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奇的东西。”这句话说明 ( )(A)任何一种审美对象都必须以一定的客观物质材料作为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条件(B)审美对象之所以具有客观性是因为这些物质材料承载着一定的客观生活内容(C)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D)构成审美条件的诸种因素不是互相独立的13 色彩的审美意义除了表现在象征性之外,还表现在 ( )(A)表情性(B)表意性(C)超越性(D)特殊性14 席勒把艺术分为“
4、 美的艺术 ”和 ( )(A)喜剧的艺术(B)悲剧的艺术(C)感人的艺术(D)动人的艺术15 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是 ( )(A)艺术的形式(B)艺术的技巧(C)艺术的想象力(D)艺术的敏感性16 从艺术的审美特征出发来确立艺术形态的划分原则,出现在 ( )(A)18 世纪(B) 17 世纪(C) 19 世纪初(D)19 世纪末17 中国建安时期,首次提出了“美育” 一词的是 ( )(A)徐乾(B)阮元(C)嵇康(D)曹植18 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原则是 ( )(A)趣味教育(B)情感教育(C)寓教于乐(D)道德教育19 美育的内涵至今未取得一致意见,以下几点中
5、不属于美育内涵的是 ( )(A)人格教育(B)情感教育(C)艺术教育(D)道德教育20 蔡元培率先引入中国的一词是 (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二、多项选择题21 艺术品的鉴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包括 ( )(A)观(B)品(C)群(D)兴(E)悟22 空间艺术包括 ( )(A)建筑(B)书法(C)音乐(D)雕塑(E)绘画23 下列选项中,从艺术本质角度对艺术进行定义的是 ( )(A)符号说(B)表现说(C)教化说(D)模仿说(E)有意味的形式说24 从“艺术品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传达审美经验为目的的多层次开放系统” 出发,艺术品的基本层次结构可以分为 ( )(A)物质实在层(
6、B)形式符号层(C)意境超验层(D)思想观念层(E)意象世界层25 美育的内涵至今未取得一致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 ( )(A)人格教育(B)情感教育(C)艺术教育(D)道德教育(E)智力教育三、名词解释题26 模仿说27 悲剧28 荒诞29 固定装饰四、简答题30 简述审美关系。31 请简述审美情感与审美想象的关系。32 结合例子论述“ 有我之境 ”与“无我之境”。33 怎样理解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造就审美的人?34 请回答审美理解具有的特点。五、论述题35 论述巴赫金的喜剧认识。36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荒诞是社会、自然、人三者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 22 答案与解析一、
7、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审美条件的各种物质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组合规律,就是审美对象的形式规律。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原则,如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对比调和等等。其中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规律。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丑这个范畴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得比较晚,19 世纪才有专门研究丑的美学著作出现。艺术创造中也有重点表现丑的。例如罗丹的老妓,就描绘了一个饱经沧桑、皮肤松弛、年老色衰的丑陋的妓女形象,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在此,丑也与我们建立了审美关系,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席勒把艺
8、术分为“美的艺术”和“动人的艺术”两种,进而认为“动人的艺术”就是以“善良、崇高、感动为主要对象的艺术。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把情感归结为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所谓审美距离是由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的一个审美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传统上,艺术分成美术与语言艺术两部分,后者指语言、讲话和推理的表达技巧。美术一词译自于法语,偏重于纯审美的目的,简单美,
9、即偏重于美。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每一个实在的艺术品都由意象世界构成。如果一件东西不能提供意象,或不能转化为意象,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的本质体现于意象世界,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中。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艺术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层及其流程之中。艺术活动的开端即由意象的产生为标志。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意象的孕育,以主客体的相遇开始。此时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不是反映与被反映,模仿与被模仿,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是一种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的关系。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
10、析】 冯友兰先生说:“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冯友兰先生曾据此概括出由低到高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所以答案选 D。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假如雅典娜的神殿巴特农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黄金制造,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这句话说明任何一种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都必须以一定的客观物质材料作为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条件。所以答案选 A。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色彩的审美意义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所谓表情性是指色彩能直接唤起人的某种感受和情感。如一座雕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美学 模拟 2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