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题1 群体凝聚力2 群体3 社会惰化4 协同效应5 群体压力6 上行沟通7 群体思维8 群体转移二、简答题9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0 群体凝聚力对群体生产率的影响。11 Y 式沟通的特点。12 小道消息的特点。13 小道消息的目标。14 减少小道消息消极影响的建议。15 群体决策的优点。16 群体决策的缺点。三、填空题17 对_现象最早的科学研究是由法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 1898 年进行的。18 20 世纪 20 年代末,德国心理学家_在拉绳实验中,比较了个人绩效和群体绩效。19 信息源把头脑中的想法进行编码
2、而生成了信息,被编码的信息受四个条件影响:_、_、_和_。20 _事实上是经过信息源编码的物理产品。21 按照沟通的表现形式来分,沟通可分为_、_和_。22 _是人际沟通中最普通的形式。23 按照沟通的方向来分,沟通可分为_、_和_。24 按照组织的结构特征来分,沟通又可分为_和_两种。25 _是最为民主、最为畅通的沟通形式。26 非正式沟通网络的 4 种基本形式。(1)_。 (2)_。 (3)_。 (4)_。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题1 【正确答案】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知识模块】 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3、2 【正确答案】 群体促进效应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效应。换言之,群体助长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知识模块】 群体内部互动行为3 【正确答案】 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知识模块】 群体内部互动行为4 【正确答案】 协同效应是指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知识模块】 群体内部互动行为5 【正确答案】 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知识模块】 群体内部互动行为6 【正确
4、答案】 上行沟通:一方面是指在下行沟通的同时,下级人员以反馈的形式埘下行沟通的信息做出反应;另一方面是指下级人员将自己对组织管理、工作和其他信息向上级反映的过程。【知识模块】 群体内部互动行为7 【正确答案】 群体思维是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知识模块】 群体内部互动行为8 【正确答案】 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知识模块】 群体内部互动行为二、简答题9 【正确答案】 (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2)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组织 行为学 群体 心理 行为 基础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