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起源于霍桑实验的人性假设是 (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的人假设(D)复杂人的假设2 在工作中,善于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明辨是非,迅速合理地作出决定并坚决执行,这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意志品质中的 ( )(A)明确的目的性(B)一贯的坚持性(C)处理问题的果断性(D)沉着、自制和耐心3 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 )(A)实践活动(B)社会生活条件(C)必要的知识和技能(D)自我教育4 激发个体行为积极性的一种驱动作用,是目标功能中的 ( )(A)导向作用(B)评价作用(C)控制作用(D)激励
2、作用5 “需要层级论 ”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弗鲁姆(D)亚当斯6 在李维特改变行为的四种模式中,不是正当手段,常常受到人们的抨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人运用,这种模式是 ( )(A)权威(B)胁迫(C)操纵(D)合作7 明知挫折不可避免,偏按原来动机重复某种无效的动作,这是受挫后行为反应表现中的( )(A)冷漠(B)倒退(C)固执(D)逃避8 教育工作者要言行一致、旗帜鲜明,不准言不由衷和缺乏理智的感情用事,这是教育工作者态度特点的 ( )(A)自觉性(B)明朗性(C)倾向性(D)复杂性9 群体成员在群体相互作用情境中个体行为的推动力是指 ( )(A)群体动力(
3、B)群体规范(C)群体舆论(D)群体压力10 在社会心理学家李雷的人际行为模式中,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的反应是( )(A)信任和接受(B)尊敬和服从(C)劝导和帮助(D)协助和温和11 群体内多数人对社会生活、群体活动、个人行为等事实,所做出的内容一致的判断和评论是 ( )(A)群体规范(B)群体士气(C)群体凝聚力(D)群体舆论12 教育程度差别上的障碍,属于人际交往障碍中的 ( )(A)文化因素障碍(B)社会因素障碍(C)个人因素障碍(D)环境因素障碍13 关于冲突的作用,主张不仅接受冲突的存在,而且更进一步地鼓励冲突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 )(A)传统的观点(B)人群关系理论的
4、观点(C)互动理论的观点(D)现代的观点14 狄特、勒温和利克特等提出的领导理论属于一般行为领导理论中的 ( )(A)特性理论(B)作风理论(C)行为理论(D)权变理论15 领导者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并亲自参与调查研究,弄清弄准问题所在,做到“心中有数”,这是 ( )(A)发现问题的心理要求(B)提出目标的心理要求(C)确定价值的心理要求(D)拟订方案的心理要求二、简答题16 简述管理和管理现代化的含义。17 简述人的本质的三种属性的含义。18 什么是能力? 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在教育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9 联系实际,简述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20 贯彻心理平衡原则需要处理好哪些问题?三、论述题2
5、1 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群体竞争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22 联系实际,论述影响教育领导集体团结的心理因素及如何预防和消除教育领导集体的不团结。四、案例分析题23 某省级重点高中,以对教师的要求和管理严格著称。在一次招聘会上,该校招聘了 7 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新学年开学,7 人中的 4 人被任命做了班主任。一学期下来,没有做班主任工作的三人觉得虽然工作辛苦,压力也不小,但还能承受,整体上感觉一学期过得充实而愉快。而当班主任的 4 人却普遍有一种受挫感、失败感。在他们的私下交流中,都觉得学校领导给了他们太多的压力,甚至觉得某些领导故意为难他们:以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教师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关心指
6、导少而批评指责多;大多时候看到的是他们的问题而忽视他们的成绩请结合解决教育工作者挫折的措施进行分析,发表你的意见。全国自考教育类(教育管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人假设起源于著名的霍桑实验。“社交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的意义。人们还有社会性需求,人际关系对于社会行为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具有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品质的教育工作者,能全面而又深刻地考虑行动的目的,了解所做决定的意义,并预见到可能产生的后果,从而能果断地
7、消除疑虑,做出达到目的的决策方案。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外界环境与教育条件必须通过个人的自我教育才能成为起作用的因素。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目标的激励作用表现在它可以起到吸引、激发和推动作用,从而提高组织成员实现目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需要层级论”是马斯洛 1943 年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的。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胁迫是指利用施加压力、威胁、恐吓等手段,来胁迫他人改变行为。这种手段不是正当手段,常常受到人们的抨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人运用,甚至利用一些合法的权力进行胁迫,以达到不可告人的个人目的。7 【正确答案】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教育 管理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