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2 所谓“四书 ”指的是论语 、大学 和中庸。3 的渔父:“ 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效。”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但见长江送流水。”5 李白:“ 西当太白有鸟道,。 ”6 文学的趣味一文的作者是。7 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8 汤显祖的游园:“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9 醉花阴:“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10 战国策是一部体史书。二、单选题11 管晏列传一文选自 ( )(A)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国语12 余秋雨的洞庭一角是 ( )(A)诗歌(B)小说(C)游记散文(D)说明文13 下列
2、作品被称为“ 千字律诗 ”的是 ( )(A)春江花月夜(B) 蜀道难(C) 琵琶行(D)长恨歌14 下列文章属于驳论性的奏议的是 ( )(A)谏逐客书(B) 驳复仇议(C) 留侯论(D)答司马谏议书15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一句出自 ( )(A)郑伯克段于鄢(B) 谏逐客书(C) 留侯论(D)燕昭王求士16 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错误一项是 ( )(A)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C)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D)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三、词语解释17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莫:18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去:19 古之谓豪杰之士着,必有过人之节。 节:20
3、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以:21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遗:四、翻译句子22 君子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 !”(燕昭王求士)安事死马:23 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 ”(郑伯克段于鄢)厚将得众:24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谏逐客书)百姓乐用:五、简答题25 阅读蜀道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
4、,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1)诗人如何营造“ 畏途”凄清、惊险的气氛的?(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26 阅读听听那冷雨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
5、,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1)作者听雨的感受是什么?(2)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他实际上想表明什么?六、简析题27 试说明李斯写谏逐客书的时代背景。28 简述老舍的又是一年芳草绿一文给我们的启示。七、作文29 材料:在不久的将来,大学生都将走向社会,社会和校园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有人说社会是复杂的,有人说社会上充满了机会。题目:我眼中的社会要求:A自立定义,自选题材,不可写成诗歌。B不少于 800 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模拟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