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诗词曲赋知识)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诗词曲赋知识)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诗词曲赋知识)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诗词曲赋知识)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所写的内容是(A)送别(B)羁旅行役(C)仕途坎坷(D)边塞2 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是(A)欧阳修(B)苏轼(C)柳永(D)王安石3 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词人是(A)苏轼(B)秦观(C)柳永(D)王安石4 柳永的词集是(A)漱玉词(B) 乐章集(C) 淮海词(D)稼轩词5 对下列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潇潇暮雨 ”指傍晚的雨势急骤。(B) “苒苒物华休” 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C) “何事苦淹留” 指不知道什么原因流连于此,不忍离去。(D
2、)“正恁凝愁 ”指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6 在八声甘州中,“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拟人(C)借代(D)象征7 北宋婉约派的开创者是(A)苏轼(B)柳永(C)辛弃疾(D)姜夔8 天净沙.秋思前三句用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A)排比(B)鼎足对(C)流水对(D)博喻9 下列曲词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C)古道西风瘦马(D)断肠人在天涯10 人称“曲状元 ”的元代散曲作家是(A)王实甫(B)关汉卿(C)郑光祖(D)马致远11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篇(A)小令(B)套曲(C)慢词(D)杂剧12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3、中紧接“枯藤老树昏鸦” 的句子是(A)小桥流水人家(B)古道西风瘦马(C)夕阳西下(D)断肠人在天涯13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A)设景抒情、时空跳跃(B)设景抒情、多用比兴(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D)借景抒情、多用比兴14 苏轼、辛弃疾同为(A)婉约派词人(B)豪放派词人(C)风雅派词人(D)北宋词人15 辛弃疾的词集是(A)东坡词(B) 漱玉词(C) 乐章集(D)稼轩词16 下列哪位词人的风格是“雄劲豪迈,悲壮沉郁”?(A)苏轼(B)柳永(C)辛弃疾(D)李清照17 对这首词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断鸿”指快要断气的孤雁。(B) “江南游子” 是作者自称。因
4、作者早年在北方起义抗金,失败后南归,故以游子自称。(C) “无人会,登临意” 指没人能理解作者登楼远眺时的心情。(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指时光飞逝,国势仍风雨飘摇,令人不胜忧愁。18 宋词流传下来最多的词人是(A)苏轼(B)柳永(C)辛弃疾(D)李清照19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A)婉约词(B)豪放词(C)风雅词(D)田园词20 李清照的词集是(A)漱玉词(B) 乐章集(C) 淮海词(D)稼轩词21 “易安居士 ”是指(A)辛弃疾(B)王安石(C)苏轼(D)李清照22 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 将息”、 “怎生”、“ 次第”、“了得” 等词语看来,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5、(A)采用典故(B)采用口语(C)采用经史语(D)采用前人诗词成句23 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A)晚风(B)黄花(C)梧桐细雨(D)过雁24 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A)辛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25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A)清明词(B)重阳词(C)端午词(D)中秋词26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A)婉约词(B)豪放词(C)风雅词(D)田园词27 “三苏”是(A)苏洵、苏轼、苏舜钦(B)苏洵、苏轼、苏辙(C)苏洵、苏舜钦、苏辙(D)苏轼、苏辙、苏舜钦28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
6、有 ”一词怀念的对象是(A)父亲(B)朋友(C)妻子(D)弟弟29 下列属于北宋豪放词人的是(A)柳永(B)苏轼(C)辛弃疾(D)欧阳修二、古文阅读题29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 ,正 恁 凝愁。30 解释这段文字中画线字的含义。是: 苒苒: 物华休: 渺邈: 淹留: 争: 处: 恁:31 这首词的艺术特点是什么?32 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并划分
7、层次。33 分析下片抒情曲折的特点,并划分层次。33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4 这首词是怎样围绕明月抒写作者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的?35 这首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什么?35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8、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6 词中九组叠字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37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38 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词人的感情的?38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韫英雄泪?39 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的内容是什么?40 词的下片所用三个历史典故的本来含义及作者借用这三个典故
9、分别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40 阅读这首散曲,回答下列问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1 这首小令的主旨是什么?42 这首小令前三句在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43 这首小令的末一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44 这首小令是如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专升本语文(诗词曲赋知识)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5 【正确答案】
10、 C【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诗词曲赋知识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诗词 知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