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数学教学原则是依据数学( )和( ) 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数学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A)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B)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C)教学目的 教学手段(D)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2 ( )不是讲授法的优点(A)有利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B)易于控制课堂教学(C)学生处于主动状态(D)能够保证知识传授的系统性3 在发现法教学的一般步骤中,( )是学生独立思考阶段(A)设计发现情境,激发探究兴趣(B)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C)交流总结(D)巩固应用4 中学数学( ) 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是体现教学理论
2、,指导教学实践的“ 策略体系 ”和“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A)教学标准(B)教学大纲(C)教学策略(D)教学模式5 20 世纪美国教育家( )提出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A)施瓦布(B)孟禄(C)布鲁纳(D)杜威6 ( )是数学教学评价的本体功能,它对数学教学起着潜在的制约作用(A)导向功能(B)管理功能(C)反馈功能(D)调控功能7 ( )是在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查明学生在某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活动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包括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而使用的一种评价(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相对评价8 ( )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和系统化学过的知识,通过归纳、整理、综合
3、,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新授课(B)练习课(C)复习课(D)讲评课9 ( )是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数学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创设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的情境(A)问题情境(B)故事情境(C)活动情境(D)竞争情境10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应注意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下列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A)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B)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C)应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D)应尽量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二、填空题11 _是数学科学理论的基本特点12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学生的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_和_13
4、讲授数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过程有五个环节,分别为组织教学_讲授新课_小结、布置作业14 在数学教学中,_教学模式适用于教师诱导全班学生发现预定目标的情形15 按参照标准分类可以将数学教学评价分为_和_三、案例分析15 案例:师课件演示 考考你: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 78 分全班共 30 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 1 个 100 分,4 个 90 分,22 个 80 分,以及 1 个 2 分和 1 个 10 分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 77 分,所以婷婷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问题:婷婷的说法合理吗?为什么?生(思考后 )回答:合理师:请想一想,为什么合理?生:因为婷婷的成绩
5、 78 分高于全班的平均分 77 分师(引导 ):在班上 30 名学生中,少于 78 分的有多少?生:有两个,1 个 2 分和 1 个 10 分师:利用平均分把班上倒数第三的分数说成处于全班的“中上水平” ,你认为婷婷的说法合理吗?生(小声说出) :婷婷欺骗了妈妈,是有一些不合理师:请仔细想想,问题出在哪里呢?生:问题出在平均分师(提示 ):少于 78 分的分数是哪两个数据?生:2 和 10师:你的说法很好用平均数作为数据代表的主要缺点是什么?生:容易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师:看来问题就是出在这里,用平均分 77 分作为数据代表时,数据中的极端数据 2 和 10 不可小视既然这组数据用平均数来描述
6、不恰当,那么怎样来描述它才恰当呢?学了今天的新课后,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找到想要的答案板书课题:中位数与众数问题:16 案例中教师运用了哪一种导入方法?对其进行评析17 案例中教师运用什么提问方式?对其进行评析17 根据给出的教材片段,回答问题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方程都是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现在我们考察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思考? (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吗? (2) 每一个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吗? 先看问题 (1),任意一条直线 l,在其上任取
7、一点 P0(x0,y 0),当直线l 的斜率为 k 时(此时直线的倾斜角 a90).其方程为 xy 0=k(xx 0). 这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 当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即直线 l 的倾斜角 =90时,直线的方程为 xx 0=0. 方程可以认为是关于 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此时方程中y 的系数为 0. 方程和都是二元一次方程,因此平面上任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 现在探讨问题(2).对于任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Ax+By+C=0 (A,B 不同时为 0). 判断它是否表示一条直线,就看能否把它化成直线方程的某一种形式. 当 B0 时,方程可变形为
8、它表示过点斜率为 的直线. 分类讨论时,常按 a90和 =90分类,这样可以做到不重不. 思考? 当 B=0 时,情况又怎样呢? 由上可知,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它都表示一条直线. 我们把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 Ax+By+C=0 (5) (其中 A,B不同时为 0)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general form)问题:18 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9 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导入过程四、简答题20 简述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21 简述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谈话法应注意的问题22 简述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目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模拟试卷 3 答案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数学 课程 教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