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1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师组织学生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属于(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感知直观2 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 1421 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自由联想策略3 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恒常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整体性4 初中阶段一方面表现出孩童的稚嫩,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青年的充满理想和激情,这种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状
2、况体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 )特点。(A)过渡性(B)闭锁性(C)社会性(D)动荡性5 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是人格( )的表现。(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功能性6 有位中学教师经常外出开会,班级管理完全交给学生自己,纪律居然井然有序。这一教师的领导最可能属于( )。(A)仁慈专断型(B)民主型(C)强硬专断型(D)放任型7 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是( )。(A)宋代以后(B)春秋战国(C)明清时期(D)隋唐时期8 根据认知同
3、化学习论,从例证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9 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 )。(A)初中二年级(B)初中三年级(C)高中一年级(D)高中二年级10 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 )。(A)动机功能(B)调控功能(C)健康功能(D)信号功能11 “理想和未来 ”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12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这一思想反映的是教育的( )。(A)历史性(B)时代性(C)
4、阶级性(D)生产性13 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们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A)集权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兼有 B、C 两种类型14 儿童身心发展中呈现出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再发展小肌肉、小骨骼,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征。(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5 某学生由于自己的作文好几次在班上作为范文念读,从此特别喜欢上作文课。从学习动机目标远近关系看,属于( )学习动机。(A)主导性(B)辅助性(C)远景性(D)近景性16 最早提出“ 行动研究
5、” 这一概念的是 ( )。(A)梅依曼(B)拉伊(C)凯洛夫(D)勒温17 “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 是强调 ( )。(A)教师的权威(B)榜样的作用(C)领导的权威(D)社会的作用18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 )。(A)发展性(B)针对性(C)普及性(D)全面性18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和 “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19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 )级管理。(A)三(B)四(C)一(D)二20 率先提出活动课程主张的是( )。(A)布鲁纳(B)赫尔巴特(C)杜威(D)苏霍
6、姆林斯基二、辨析题21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 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22 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3 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所以教育目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24 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三、简答题25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26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方法。27 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28 实验法的优点是什么?教师在运用实验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四、材料分析题29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中学,新生开学时没有编快慢班,但经过第一学期期末
7、考试后,第二学期编了快慢班。问题:你对该中学的做法有何看法?30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参加工作不久,我被学校推上了班主任的岗位。由于第一次当班主任,我想只有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才能管好学生。于是,我在班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调整班干部,换上我信任得力的助手;二是每天尽可能待在班上监视学生的行为;三是平时不和学生嘻嘻哈哈,尽量保持严肃的面孔,让学生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四是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组织的活动,我都要亲自过问,亲自参加;五是在课堂上我以“严”字当头,对学生批评的多,表扬的少。当班主任一个学期了,我认为我对班主任工作是尽职尽责了;对学生也做到了仁至义尽了,但学生并不喜欢我,学生表面上
8、好像“怕 ”我,但我在学生中的威信却不高,教育效果也不是很好。上面是一位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时的感受。请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该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1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方法中的参观法属于实物直观。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中所用的方法是精加工策略里面的记忆术。故选 C。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虽然时间发生了变化,但国旗的颜色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知觉的恒常性。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9、中学生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刚好是从儿童期向青年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青年初期则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这一阶段的状况体现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过渡性特点。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格的功能性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往往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不同人面对挫折与失败最终的结果不同,这是人格的功能性的表现。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题干可以看出,该教师是通过民主性的领导方式,使学生养成自律精神,属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故选 B。7 【正确答案
10、】 A【试题解析】 由古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过程可知该现象产生的时间是宋代以后。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指的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所以通过例证到规则的学习属于上位学习。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功能。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理想和未来”是青年期的重要特征。青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文是:“或劳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模拟 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