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0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 6/8 拍子中,下列哪种记谱法是规范的?( )2 ( )注重几个声部的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意义的主要旋律线,其他声部是和声性的伴奏,起到陪衬主旋律的作用。(A)复调音乐(B)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C)主调音乐(D)单调音乐3 下列选项中,属于 D 大调的关系小调的是( )。(A)c 小调(B) g 小调(C) b 小调(D) bf 小调4 调式音级以主音为中心,主音上方大七度的音,叫做( )。(A)上中音(B)导音(C)下属音(D)下中音5 下列不属于同声合唱类型的是( )。(A)童声(B
2、)混声(C)女声(D)男声6 演奏交响音乐的乐队称为( )。(A)管弦乐队(B)民族乐队(C)铜管乐队(D)打击乐队7 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曲作者是( )。(A)黎锦晖(B)张寒晖(C)麦新(D)聂耳8 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首手弹琵琶曲是( )。(A)大浪淘沙(B) 将军令(C) 海青拿天鹅(D)高山流水9 二胡又名“ 胡琴” ,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最著名的二胡曲有( )。(A)二泉映月(B) 翻身的日子(C) 十面埋伏(D)夕阳箫鼓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歌曲的音乐主题结构形态的是( )。(A)乐汇型(B)乐节型(C)长气息的乐句型(D)乐段型11 声无哀乐论的作者是( )。(A)嵇
3、康(B)欧阳修(C)孔子(D)何天成12 下列中国古代乐律学理论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新法密律何承天新律蔡元定十八律京房六十律三分损益法(A)(B) (C) (D)13 试唱下面的旋律,判断此曲的名称是( )。(A)太阳出来喜洋洋(B) 跟着太阳一路走来(C) 槐花几时开(D)康定情歌14 与巴赫同一年出生的另一位巴洛克时期的著有作品弥赛亚的德国音乐家是( )。(A)亨德尔(B)斯卡拉蒂(C)弗朗克(D)贝多芬15 序曲仲夏夜之梦是( )音乐家( ) 的成名作。(A)德国;门德尔松(B)德国;舒曼(C)德国;勃拉姆斯(D)意大利;罗西尼16 根据以下描述,请判断他是哪位作曲家?(
4、 ) (1)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2)被誉为“钢琴之王”;(3)他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点的钢琴演奏风格,他首创了“交响乐”这一音乐体裁。(A)贝多芬(B)肖邦(C)海顿(D)李斯特17 被称为交响爵士乐的是( )。(A)月光下的比埃罗(B) 蓝色狂想曲(C) 南部之子(D)波莱罗18 著名的自新大陆交响曲是( )音乐家( ) 的作品。(A)捷克;德沃夏克(B)芬兰;西贝柳斯(C)俄罗斯;格林卡(D)美国;格什温19 蒙特威尔第被认为是古典音乐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的歌剧创作则是这种体裁的奠基之作。他虽不是第一个写出歌剧的作曲家,然而他所创作的歌剧却可以一直流传至今日,甚至影响
5、后世各乐派的作曲家,他是( )歌剧乐派的代表人。(A)佛罗伦萨(B)威尼斯(C)那不勒斯(D)罗马20 下列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 )。(A)1218 序曲(B) 悲怆奏鸣曲(C) 悲怆交响曲(D)热情奏鸣曲21 1870 年首创用于训练音准的一套手势,用七种不同的手势代表音阶中固定的某一唱名,并通过在空间不同的高低位置显示各音之间的高低关系。这套手势的首创者是( )。(A)达尔克罗兹(B)柯达伊(C)柯尔文(D)奥尔夫22 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应以( )为主。(A)理解(B)听赏(C)分析(D)演奏23 下列的哪项内容不适合使用定性评价?( )(A)学生的情感态度(B)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6、(C)参与态度(D)探究性学习能力24 音乐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其中音乐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的哪项内容不属于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范畴?( )(A)音乐基础知识(B)音乐基本技能(C)音乐审美能力(D)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25 奥尔夫( ) 的基本原则逐渐发展成为其音乐教育的核心观念和奥尔夫体系的突出特点。(A)“体态律动 ”(B) “元素性音乐”(C) “才能教育”(D)多声部合唱26 下列不属于音乐课程标准性质的是( )。(A)人文性(B)基础性(C)审美性(D)实践性27 比较适合新手教师采用的课堂设计形式是( )。(A)特殊
7、的课堂设计形式(B)基本的课堂设计形式(C)创新的课堂设计形式(D)全班讨论的课堂设计形式28 下列不属于音乐课程“表现” 领域学习内容的是 ( )。(A)演唱(B)识读乐谱(C)演奏(D)即兴创编29 在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中,教师通过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属于( )。(A)借助语言带入情境(B)通过表演体会情境(C)借助生活领略情境(D)组织活动体验情境30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学者是( )。(A)皮亚杰(B)加德纳(C)布鲁纳(D)维果斯基二、音乐编创题31 将下面圆舞曲旋律片段改写为一首抒情歌曲。 要求:(1)采取合适的节拍和速度。(2)允许
8、对原曲旋律做增减音符、改动节奏的处理,但须保持原有旋律的基本框架。三、音乐作品分析题31 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32 分析调式调性。33 简要说明乐曲的节拍特点。34 写出旋律的曲作者,并列举几部其他作品。四、教学设计题34 第一单元:歌唱祖国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版面,请紧扣该版面:35 写出教学目标。36 写出教材分析。37 写出歌曲处理的教学建议。五、案例分析题38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第一次给一个出了名的“差” 班上课,上课后她坐到钢琴前正要弹奏,忽然看到琴盖上有一个粉笔盒里面好像有东西在动,她先是感到奇怪,但很快的反应过来:一定是学生在搞恶作剧,里面放个小
9、动物来吓唬老师。这位老师笑着说:“ 听说你们班有个 传统 ,就是每一位新老师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不知我今天收到的是什么?”然后,她壮着胆子打开粉笔盒一看,是一只青蛙,尽管她很害怕青蛙,但还是故作镇定,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青蛙,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小青蛙,但是下课后,这只青蛙必须要放掉,因为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当保护它们。好,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有关小青蛙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想听!”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就这样,课堂的紧张气氛化解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也消除了,不但这堂课上得异常成功,而且这个班之后也逐渐从一个“ 差”班,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班级,这位老师也
10、成为同学们亲密的朋友。问题:请对这位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六、课例点评题39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分析下面七年级音乐课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教学课题】海顿和他的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交响曲)【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探究了解海顿的代表作品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特点,并唱会歌曲主题旋律。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听辨出交响乐队中乐器的不同音色。知道变奏曲式以及变奏手法,并能通过音响对乐曲中的变奏手法进行判断;能够在对比中听辨出欧洲古典乐派的音乐风格,并能够记住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海顿及主要贡献。【教学过程】(一)听音模唱1教师带领学生做听音模唱
11、练习:用“u”演唱。用音名演唱。2教师带领学生做和弦连接练习。【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体验古典主义时期的简单和声特点。(二)学唱主题1教师给出节奏型后引导学生将模唱旋律做节奏变化练习。2学生听写教师所给节奏音型,并进行练习。3教师带领学生完整聆听主题旋律,出示主题旋律。4唱主题感受力度及速度变化。带领学生边看边模仿指挥家的指挥片段,感受强弱力度如何表现。带领学生边指挥边按照强弱视唱主题。教师将指挥换成节拍器带领学生唱主题,在体验强弱力度变化的同时,感受速度相当稳定的特点。【设计意图】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古典主题时期力度变化简单、速度相对稳定的特点。同时,训练学生看懂指挥的习惯。(三)
12、体验主题变奏方法1体验变奏方法之一附加旋律。依旧用节拍器作为指挥,教师用钢琴演奏附加旋律,将主题进行变化。教师在学生演唱的主题旋律上方用小提琴继续做附加旋律的演奏。2体验变奏方法之二变化节奏。教师引导学生变化主题旋律节奏。学生演唱,体验变化节奏的变奏手法。3体验变奏方法之变化音色。教师播放三段音乐片段,回答主题旋律的音色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视听三段音乐片段,在学案上写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第一段:主题旋律是由管乐器演奏的。第二段:主题旋律是由弦乐器演奏的。第三段:主题旋律是由全乐队加定音鼓乐器演奏的。4体验变奏方法之四变化调式。教师引领学生按照学棠上的提示,将刚才熬唱的主题旋律转换成小调式,写出旋
13、律并演唱。学生根据学案的提示尝试完成并演唱。5归纳总结变奏曲及变奏曲式。【设计意图】教师在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目的是/学生能够在深度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对各种音乐要素的变化加以充分体验和感受,清楚地认识到作品中所运用的不同的变奏手法。(四)完整聆听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1教师播放音乐,要求学生记录变奏的顺序。2学生聆听音乐,记录出现的变奏顺序。主题+变奏一(附加旋律)+变奏二(变化调式)+变奏三(变化节奏) +变奏四(变化音色)+主题3介绍作曲家海顿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确立了交响乐的规范,形成典型的古典交响曲模式四个乐章:快板奏鸣曲式一慢板变奏曲式一快板
14、小步舞曲一快板曲终。【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在完整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听辨出四个变奏方法的顺序,验证他们对几种变奏方法是否掌握。借此适时让学生了解海顿对交响乐的重要贡献。(五)总结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点1总结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点和声相对简单、力度变化简单、速度相对稳定、结构严谨规范。2聆听两个音乐片段,学生从中辨别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本课的欣赏教学活动,在让学生学习了解变奏手法及变奏曲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简要总结古典主义的风格特点,并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0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做音值组合
15、类题目遇到复拍子时,首先将复拍子分成若干个单拍子,其次按照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题中主要在八六拍中分割一个二分休止符,选项A 并未明确分成两个单拍子;选项 B 第二个四分休止符的时值横跨了两个单拍子;选项 D 并未划分单拍子,且休止符横跨了两个单拍子。故答案为 C。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复调音乐是指将几条旋律线,按照一定的规则加以结合的一种多声音乐,这几条旋律线都具有独立意义,注重各自的横向发展,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与复调音乐相对应的另一种多声音乐是主调音乐,主调音乐中的几个声部注重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意义的主要旋律线,其他声部是和声性伴奏,起到陪衬主旋律的作用。3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音乐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2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