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试卷272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试卷27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试卷272及答案与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试卷 272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答题1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与德治、法治相关的思想与实践,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治国” 是一个总的概念,而在治国的具体领域中,无一不是靠“ 法 ”、“德”综合治理的。中国共产党选择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拒腐防变的需要,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材料二: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
2、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角度,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理解。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3不少
3、于 400 字。2 案情:甲某(20 岁) 、乙某(15 岁) 经过预谋,到某菜市场伺机盗窃。当见到丙某在摊位上买鸡时,乙某示意甲某掩护,甲某即站在丙某身边,装着买鸡,乙某用锥子从丙的裤兜内窃得人民币 1800 元后离去。当丙某发现钱被窃之后,便将站在他身边的甲某抓住,甲某否认盗窃,但丙抓住不放。甲某见逃脱不掉,就掏出尖刀朝丙的腹部连刺数刀,将丙某刺倒。此时乙某返回现场,对着地上的丙说活该,便和甲某一起逃离现场。丙某因大出血死亡。乙某当日被抓获,甲某逃到其姨夫丁家,丁得知甲某犯罪后,将甲某送往外地隐藏,在甲某躲藏期间,曾多次前往看望,并资助其 1 万元,甲某的父亲后来得知事情很严重,就强劝其子
4、甲某到当地派出所投案,甲某极不情愿,但其父还是将其强行绑送带到派出所。问题:请用刑法理论分析甲某、乙某、丁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如何定罪量刑,并阐述理由。3 刑事诉讼法在普通程序外还设置了简易程序。简易程序的目的在于繁简分流,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成本,既有利于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公正处理,也有利于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请结合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简易程序的审限是多长?3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是否能够采用合议庭进行?公诉人是否应当出庭支持公诉?4在哪些情况下简易程序可以转变为普通程序,审限如何计算?4 案情: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价值 50 万元的
5、彩电,合同约定甲公司先预付 20 万元货款,其余 30 万元货款在提货后 3 个月内付清,并由甲公司以宝马车一辆作为抵押,但未办理登记;由丙公司提供连带保证担保,但未约定保证范围。提货 1 个月后,甲公司在征得乙公司同意后,将 30 万元债务转移给尚欠其 30 万元货款的丁公司。对此,丙公司完全不知情。至债务清偿期届满时,乙公司要求丁公司偿还 30万元货款及其利息,而丁公司因违法经营被依法查处,法定代表人不知去向,公司账户被冻结。于是,乙公司找到甲公司要求行使抵押权,甲公司已经将宝马车卖给不知情的自然人戊。乙公司又找到丙公司,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丙公司至此才知道甲公司已将其债务转让给丁公司,遂
6、以此为由拒绝承担责任。问题:1乙公司是否对甲公司的汽车享有抵押权?为什么?2丙公司保证担保的范围应如何确定?为什么?3甲公司转让债务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4丙公司是否应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为什么?5若乙公司将其 30 万元债权依法转让给戊公司,而未经保证人丙公司同意,则丙公司是否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为什么?6乙公司能否对汽车行使抵押权?为什么?7如果甲公司破产,乙公司能否将彩电取回?为什么?5 案情:美意制鞋厂位于沧河的上游,下游不远处水流平静,水质干净,十分适合冷水鱼的养殖。当地邓市吴县五沟村村民举债在此设置网箱,养殖冷水鱼。2013年 9 月,美意制鞋厂于夜间偷偷排放污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
7、染,并直接导致18 位村民网箱中的冷水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 350 万元,村民们血本无归,遂向邓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 18 位村民提起诉讼后,五沟村村委会向他们推荐了本村的青年张某代理诉讼。张某虽不是法律从业者,但常年研习法律,颇有心得,村民们同意委托其代理诉讼。但法院认为村民们在此事中损失惨重,情绪十分激动,且由于四处举债,牵扯利益众多,五沟村自古民风彪悍,处理稍有不慎极易引起群体性纠纷。而张某是个“ 刺头 ”,由其代理诉讼对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不利,不许可其代理该诉讼。问题:1除了这 18 名村民之外,针对美意制鞋厂偷排污水的行为,还有哪些主体可以提起诉讼?2法院不许可张某代理诉讼的
8、行为是否恰当?张某能否被委托为该案原告的诉讼代理人?3邓市人民法院认为本案的标的额虽然达到了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标准,但本案案情并不复杂,且易酿成群体性纠纷,确有必要交吴县人民法院审理。此时邓市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4本案的举证责任应当如何分配?518 位村民共同推选出赵某作为诉讼代表人,赵某的诉讼行为其效力是否当然及于所代表的当事人?6 案情:张某、赵某、许某、邢某、魏某 5 人共同设立了甲有限责任公司,并制定了公司章程。该章程规定: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500 万元;5 名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均为 100 万元;出资形式均为货币;股东应在章程制定后 1 个月内缴付所有出资款。张某、赵某、许某、邢
9、某 4 名股东都按时足额纳了出资款,只有魏某仅缴了一半的款项。公司成立后,第一年取得利润 45 万元(提取公积金后的税后利润)。公司向 4 名股东分配红利后,也分给了魏某相应的红利。但公司第二年经营业绩不佳,严重亏损。公司以全部资产清偿了相关债务后尚拖欠乙公司 300 万元债务和丙公司200 万元债务,乙丙公司多次上门讨债,但均被甲公司以无力偿债为由加以拒绝。两天后,公司股东会以魏某未尽股东义务为由,将其开除。两年后,公司获得一笔巨额投资,营业开始好转,但股东许某的经济状况却每况愈下,为担保自身的债务,还将股权质押给了债权人王某。后许某无力还债,王某便诉诸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按照强制执行
10、程序直接将股权转让给了王某,并责令公司变更股东名册中的相应记载。公司作了相应变更后,但未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3 个月后,许某与谭某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并将其出资证明书转让给了谭某,谭某在支付了全部股款后便向公司主张股东权利,王某知晓后,与谭某、许某发生了争议。问题:1在甲公司无力偿债的情况下,债权人乙丙公司应采取何种法律措施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公司股东会以魏某未尽股东义务为由,将其开除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为什么?3股东许某与其债权人王某签订的股权质押合同何时生效?4法院的执行程序有哪些违法之处?为什么?5假设法院的执行程序合法,则在许某、谭某和王某的纠纷中,谁最终能够成为甲公司的股
11、东? 为什么?7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处于社会转型过程期,这一时期因行政强制产生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有学者将行政强制比喻成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可以提高行政效率,但用得不好会伤害老百姓。”当下因暴力抗法导致的惨剧屡屡见诸报端,因行政强制导致的典型冲突如拆迁、征地、城市管理等等。据调查,多数公众对“强制”二字心生恐惧,“ 老百姓说,我们还被强制得不够吗?”【材料二】据悉,2012 年行政强制法出台后,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将得到全面规范。全国人大法工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强制法的作用是治“乱” 和治“软”。一方面,“乱”设行政强制和 “滥”用行政强制,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另一方
12、面行政机关的强制手段不足,执法不力,对有些违法行为不能有效制止。问题:请根据行政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内涵,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行政强制的认识。答题要求: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3字数不少于 500 字。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模拟试卷 272 答案与解析一、选答题1 【正确答案】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方略上作出的重大抉择,它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依法治国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要求:其一,充分发挥依法治国方略在全面
13、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作用。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以法治为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完善,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其二,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认同“法律万能 ”的思维偏向,此外,当前我国已建立了全面的规范体系,其中就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各种社会组织合法的规章制度以及广泛认同的民规、民俗、民约,这为“ 德治” 提供充分的规范,为我们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
14、相成、相互促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度重视“法治” 与“德治”的综合运用,唯此,才能达到依法治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2 【正确答案】 1甲某在盗窃犯罪过程中为了抗拒抓捕实施暴力,依法转化为抢劫罪。此外,由于发生了死亡结果,甲的行为成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2甲某被其父强劝至派出所投案属于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不能构成自首,但可以参照法律对自首的有关规定酌情从轻处罚。3乙某在甲某对丙某实施暴力行为时并未在场,在实施暴力上并无共同的故意和行为,不成立抢劫罪的共犯,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 16 岁,乙某 15 岁不构成盗窃罪,依法不负刑事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司法考试 模拟 27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