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种观点属于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2 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社会劳动(B)劳动工具(C)人脑(D)科学技术3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矛盾双方相互渗透(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C)矛盾双方相互斗争(D)外力的作用4 事物发展的本质是(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同一(C)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对立统一(D)事物的
2、螺旋上升5 “喜鹊叫喜,乌鸦报丧。” 这一说法的错误在于( )。(A)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B)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C)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D)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这一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问题(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7 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主要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决定实践(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8 中国共产党思想线路的实质和核心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9 下列收入
3、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B)私营企业职工的劳动收入(C)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D)自有货币存人银行所取得的利息10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不包括(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民主选举(D)参政议政11 为了维护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宏观调控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这体现了 ( )。(A)事物之间互为因果关系(B)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D)部分决定整体,整体影响部分12 据专业估计,欧洲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增长将受到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这说明( )。(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4、(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D)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12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天生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期间,则必物殄而财乏用矣。”回答下列问题。13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 )。(A)自然界的客观性(B)联系的普遍性(C)矛盾的特殊性(D)实践的能动性14 自居易这段话的哲学启示是( )。(A)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充分依靠群众(D)要更好地改造世界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5 科学上“温热有隙效应” 有这样一个实例:点燃两根火柴,分开很远摆放,
5、一会就熄灭了;让两根火柴紧挨着,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两根火柴才相互辉映,直至完全成为灰烬。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善于抓住时机,促进事物质的飞跃(B)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发展创造条件(C)过犹不及,要善于把握火候和分寸(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6 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 。获得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A)(B) (C) (D)16 中
6、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12 年 2 月 24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回答下列问题。17 下列对本次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股票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B)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C)是防范通货膨胀的根本措施(D)会使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18 银行借款基准利率下调有利于( )。(A)增加商业银行利润(B)降低企业成本(C)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管理(D)增加国家财政收入19 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范畴包括(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与教学传授与接受内化与外化(A)(B) (C) (D)20 “教学做合一 ”的教学模式是 ( )提出来的。
7、(A)陈鹤琴(B)蔡元培(C)陶行知(D)王国维21 ( )是说课中最重要的环节。(A)说教材(B)说教法(C)展示板书(D)说教学程序22 中小学常用的板书一般包括( )。板书板画板演PPT(A)(B) (C) (D)23 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坚持疾走 7 个月,成功消除重度脂肪肝,把健康的肝脏移植给儿子。武汉“暴走妈妈” 的行为启示我们 ( )。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只要自信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发掘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A)(B) (C) (D)24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本质是( )。(A)在国际经济领域既斗争又
8、合作(B)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C)互相合作,谋求共同主宰世界(D)组织各种一体化的国际垄断同盟25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A)改革和开放的关系(B)计划和市场的关系(C)发展和稳定的关系(D)速度和效益的关系26 真理没有阶级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B)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C)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D)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毫无关系27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原则是( )。(A)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B)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C)统筹规划,全面发展(D)搞好搞活每一个
9、国有企业28 ( )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A)政企分开(B)领导入思想观念的转变(C)适应经济发展(D)公务员体系的完善29 千百年来,从类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对自然的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A)(B) (C) (D)30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与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二、简答题31
10、 简述情感教学的特征。32 2012 年 12 月 4 日,纪念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有人认为:在我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制定和修改宪法。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三、材料分析题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教学片段:李老师在上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第二框“公民的义务” 一课时,使用 Powerpoint 做了多媒体课件。课堂一开始,李老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幻灯片上显示:1什么是公民的义务?2公民的法定义务有哪些?3公民的道德义务是什么?接着,李老师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得出答案,并将答案公布在显示
11、屏上。问题:(1)请问李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得合理吗?为什么?(2)请你结合平时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34 某市政府自 2003 年起,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以项目为载体带动全市煤炭产业的循环式组合,让“ 煤城” 变为 “绿城”。推行“就业和社保、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社会服务“社区创建活动,投入资金 26 亿元,改善排水管网设施 480 公里,接收农民工子女 2314 人入读中小学,免收借读费 438 万元,改建、扩建适合农民工入住的经济公寓。建立“9073”养老格局: 90的老人由家庭自我照顾, 7的老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后两者
12、纳入市财政支出。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该市政府的做法是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的。(2)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在科学发展中的职能和责任。四、教学设计题3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一框“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1)众说纷纭话公平;(2)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问题:(1)请根据以上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并确定该部分的教学重难点。(2)请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个与“ 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相关的教学探究活动。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
13、【试题解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荀子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社会性的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促进了意识的器官人脑的形成,并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思想政治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15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8237.html